国际会议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会议

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在京召开

2009-09-21

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在京召开

 

亚洲是农业的起源地和发祥地之一,先民们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刀耕火种,劈荆斩棘,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成就。如今,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如何保持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一个令学界关注的显著问题。200981213日,由亚洲科学院联合会(ASSA)组织,中国科学院承办的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日本大阪经济大学、韩国釜山大学、中国农业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图1)。

1 农业文化与亚洲可持续发展讨论会部分与会者合影(第2排右起:曾雄生、王毅、李根蟠、Andrew Murray Watson (加)、崔德卿(韩)、德永光俊(日)、徐旺生、李令福,第三排右起:闵庆文、王义超、孙烈、张柏春、严火其、陈劭锋,第一排右起:陈悦、魏露苓、任博,右6 黄荣光;朱崇开摄影)

亚洲可持续发展项目是由ASSA发起的研究项目,文化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子课题之一。鉴于农业在亚洲的重要地位,所以选择农业文化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旨在通过农业历史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揭示影响亚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对亚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展望。

首先中科院政策所王毅副所长从背景、目标、框架、时间、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简单的介绍了亚洲可持续发展项目,并代表院领导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张柏春副所长也发表了讲话。

围绕着会议的主题,每位学者都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系荣誉教授、著名西亚农史专家Andrew Murray Watson提交了“古代伊斯兰国家的农业创新,如何发生?为何发生?又是如何,为何终结?”和“持续不变的与可持续的西亚农业:过去、现在与未来。”两个报告。这两个报告内容翔实,考证严谨,为与会学者了解西亚的农史打开了一扇大门。大阪经济大学德永光俊教授做了“东亚日本农法的变革与持续“的报告。他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考察农民对于自然的态度,同时展望日本农业的未来。韩国釜山大学崔德卿教授提交了“韩国农业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以朝鲜时代为例,揭示了韩国农业的特点,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发展方向。华南农业大学魏露苓教授根据对印度农业的认识和在印度访学期间的见闻,做了“印度农业的特色与未来”的报告。亚洲农史基金会主席Y. L. Nene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李根蟠的报告则是基于对古代农业文献和资料的研究。李根蟠从《陈旉农书》对《齐民要术》的批评说起,给出了“《陈旉农书》与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进”的报告。亚洲农史基金主席Y. L. Nene和他的机构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农业遗产与可持续农业的研究,这次提交的报告是“印度古典文献中有关农业的论述及其与今日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栽培的关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李成贵一直关注国家与农民的问题,向大会提交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的论文,提出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的设想。本次大会的组织者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农学史和农业文化的研究,在本次会上他提交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中国农业的发展”的论文,认为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是过去中国农业在应对其自身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时,在精耕细作之外,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对于未来农业的发展而言,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耕地同等重要。中科院地理科学及自然资源所闵庆文研究员近年致力于农业遗产的动态保护,在本次会议上他提交了“农业遗产的动态保护途径”的论文。中国农业博物馆徐旺生研究馆员以稻田养鱼为例介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南京农业大学严火其教授以中国哈尼族为例,叙述了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号召在崇尚现代科学的同时,也应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传统知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李令福研究员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生任博的论文则探讨了影响农业发展的水利问题,李令福教授论述了郑国渠的发展以及演变,任博和杨建庭合作的论文则对比分析了以色列run-off沙漠农业和中国古代的淤田。首都山区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王义超则对北京大兴县留民营30余年来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回顾与思考。

会议讨论期间,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的活跃。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与会者得到了很好的交流,扩宽了研究思路,扩大了研究视野,开始用整体的观念来研究和审视整个亚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议组织者表示,今后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联系国内外的农史学者,开展亚洲农史研究,为增进亚洲各国学者的联系和亚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杜新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