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管理 > 规章制度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2-04-20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2021版)等相关规定,结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学科特点及发展需要,制定此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在哲学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系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通晓科学技术发展史和哲学史;掌握哲学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技能,遵守学术研究的伦理规范,能够独立承担学科专业的学术研究任务。

  3.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一般为英语),能够熟练阅读本领域有关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科学技术哲学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一门哲学分支学科,关注的是在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中涉及到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伦理学问题。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其主体部分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发展战略。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硕士生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管理。硕士生获得学位所需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导师组可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采取团队培养、个别指导、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研究生。

  硕士生基本学制3年,硕士生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 年。

  硕士生提前完成全部学业要求缩短学习期限的,需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同意和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中国科学院大学批准,最多可以提前一年毕业。

  四、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生课程体系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其中,公共学位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课程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学位课包括核心课、普及课、研讨课。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从核心课、普及课、研讨课、科学前沿讲座中选修)。

  硕士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须完成不少于30学分的课程学习,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9学分,即:公共学位课7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课程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 公共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

  具体课程参考每学期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课程开设表。

  五、必修环节及要求

  硕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2学分)等,必修环节的总学分不低于6学分。

  1. 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搞清楚主攻方向上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在征求导师(组)意见后,提出学位论文选题。选题应尽可能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撰写《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硕士生原则上应在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开题报告考核小组须由至少3名具有副研究员及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组成(含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同行专家)。开题报告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记录。开题报告成绩为合格及以上者,方可取得必修环节中的2学分,并在一周内根据考核小组的评议意见对原报告进行修改完善,经导师同意签字后报研究生部存档。未通过者,需在3个月内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未通过的学生不得申请中期考核。

  2.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在培养期间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途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研究生需撰写《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除保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硕士生中期考核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半年。

  硕士生中期考核小组须由至少3名具有副研究员及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组成(含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同行专家)。中期考核的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记录。中期考核成绩为合格及以上者,方可取得必修环节中的2学分,并在一周内根据考核小组的评议意见对原报告进行修改完善,经导师同意签字后报研究生部存档。未通过者,需在3个月内重新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未通过的学生不得申请毕业答辩。

  3. 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

  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每名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三助”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在申请答辩前至少做过一次学术报告(应为就读期间参加的公开进行的学术论坛或报告会)、至少有两次社会实践经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所级志愿活动、国科大校级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均可认定为完成社会实践环节)。参加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均应在sep教育系统中记录,由导师审核通过后,提交报告证明(如会议日程、会议邀请函)和实践证明至研究生部备案。

  六、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参见《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2021版)。其中,硕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导师署名不计在内)公开发表(包括期刊发表或录用)至少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性论文;学位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

  

第三部分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在哲学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拥有全面的哲学基础知识,深入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了解专业的前沿研究动态,通晓科学技术发展史,熟练掌握哲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遵守学术研究的伦理规范,在学科专业中做出创新性成果。

  3.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两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科学技术哲学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一门哲学分支学科,关注的是在自然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中涉及到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伦理学问题。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其主体部分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发展战略。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博士生按照招考方式,分为公开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等三种招收方式。

  博士生培养过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博士生获得学位所需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

  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倡导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生,应成立有相关学科导师参加的指导小组,且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小组、以及答辩委员会组成,应聘请相关学科的联合指导教师,同时要求成员相对稳定。

  博士生的基本学制为3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 年;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 年;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5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 年。

  博士生提前完成全部学业要求缩短学习期限的,需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同意和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中国科学院大学批准,最多可以提前一年毕业。

  四、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其中,公共学位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课程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学位课包括核心课、普及课、研讨课。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从核心课、普及课、研讨课、科学前沿讲座中选修)。

  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38 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27 学分,即:公共学位课11 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课程和外国语类课程;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6 学分,公共选修课不低于2 学分。

  公开招考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取得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即:公共学位课5 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课程和外国语类课程;专业学位课不少于2 门且不低于4 学分;第二外语1门2学分。

  具体课程参考每学期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课程开设表。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研究生应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著作,应经常广泛阅读本专业学术期刊(国际、国内)。经典著作和学术期刊目录参见《科学技术哲学(博士)专业阅读主要经典著作和学术期刊目录》(附件)。

  六、博士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博士生资格考试是博士生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一次综合考核。博士资格考试重点考察博士生是否掌握了坚实和宽广的学科基础和专门知识;是否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否具备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本学科博士资格考试结合开题、中期以及硕转博考核环节进行把关。

  通过资格考试的博士生,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未通过资格考试者,可在3个月内进行补考。第二次资格考试仍未通过者,按规定予以分流,终止博士生培养,予以退学处理,其中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将转为硕士生培养。

  七、必修环节及要求

  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2学分)等,必修环节的总学分不低于6学分。

  1.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弄清主攻方向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在征求导师(组)意见后,提出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撰写《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博士生开题报告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原则上应在入学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

  博士生开题报告考核小组须由至少3位具有研究员及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组成(含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同行专家),开题报告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记录。开题报告成绩为合格及以上者,方可取得必修环节中的2学分,并在一周内根据考核小组的评议意见对原报告进行修改完善,经导师同意签字后报研究生部存档。未通过者,需在3 个月内重新进行开题报告。仍未通过即视为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开题报告未通过的学生不得申请中期考核。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在培养期间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途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研究生需撰写《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除保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博士生中期考核距离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半年。

  博士生的考核小组须由至少3名具有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组成(含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同行专家)。中期考核的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记录。中期考核成绩为合格及以上者,方可取得必修环节中的2学分。,并在一周内根据考核小组的评议意见对原报告进行修改完善,经导师同意签字后报研究生部存档。未通过者,需在3个月内重新进行中期考核。仍未通过即视为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中期考核未通过的学生不得申请毕业答辩。

  3.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

  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每名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三助”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在申请答辩前至少做过两次学术报告(应为就读期间参加的公开进行的学术论坛或报告会)、至少有两次社会实践经历(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所级志愿活动、国科大校级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均可认定为完成社会实践环节)。参加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均应在sep教育系统中记录,由导师审核通过后,提交报告证明(如会议日程、会议邀请函)和实践证明至研究生部备案。

  八、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参见《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2021版)。其中,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导师署名不计在内)公开发表(包括期刊发表或录用)至少两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性论文;学位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

  

第三部分 附 则

  本培养方案自2022级研究生开始施行,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2017年制定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科史发所字〔2017〕72号)同时废止。

  

 

    附件:科学技术哲学(博士)专业阅读主要经典著作和学术期刊目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