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教育动态

2024届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我与科学史所的故事

2024-06-20


任锦烨:从粉领子到灰领子


任锦烨,女,河南开封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2024届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师从韩毅研究员,研究方向是近代西医儿科学史。在研究所就读期间先后担任研究生会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202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第二届“程之范医史论文奖”二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生学术论坛”三等奖等奖项。在《科学史研究论丛》《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医史杂志》发表论文3篇。毕业后将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继续深造。



初入UCAS

第一次踏入雁栖湖校区的大门,桥上挂着的横幅便映入眼帘:“欢迎来到离科学最近的地方”。这不免令我心潮澎湃,因为我上一次接近数理化还是大一期末临阵磨枪学高数。



作为一名立志投身于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硕士生,每每看到身边的同学老师总会有着参与历史的快乐——我总是想着或许这个人会突破某种学术前沿,等到六十年后我就能作为科学家曾经的同学亲切采访并获得最新的口述史资料;又想着某个研究小众领域的同学会不会创立一个学会,带领某个交叉学科获得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而我作为这一新学科建制化的旁观者可以完整地记录下这段历史。

毫无疑问,这些美好的幻想要在二三十年甚至五六十年后才能确认是否会实现,而加入记者团的选择,则给我加速这一幻想的可能性。在国科大记者团,我不仅采访到了许多优秀的同学,也有机会接触国科大优秀的老师和已经退休的学者,他们中许多人的名字我早在搜集史料时见过,当历史的亲历者出现在眼前,这种震撼或许是研究现当代史专业的朋友才能感同身受的欣喜。

在雁栖湖的研一生活不仅让我与未来的科学家们谈笑风生,也让我在同一堂课堂上了解到目前的科学前沿,了解到科学家们现在关注什么,未来可能会实现什么,尤其在我的专业医学史领域,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现代医学的能力与不足,也看到现代医学未来的巨大潜力与自然永恒存在的限制。在未来的科学家的身边上的每一节选修课都令我受益匪浅。历史,要望向过去,也要照向未来。

走进IHNS

中关村校区,是一个充满着烟火气的园区。踏入这里,你很难判断居民楼与学校的界限,在决定做儿科史以前,我见到最多儿童的地方就是宿舍楼下的幼儿园。直到更多的儿童出现在公众科学日。



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在植物所举办的科学公众日,看到各个科研院所的老师与同学努力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说法,看得懂的演示,玩得起来的实验来说明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我第一次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科学属于全人类”,它并不是被供奉于书斋的秘宝,而是老少咸宜的有趣知识。

亲身参与一次次科普活动,我对于科学与社会关系有了真正立足于实践的认识,对于不同知识传播受众所需要的内容、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本科在b站刷到物理所的的科普视频,到亲身参与科史所科学公众日的宣传,我从一个被科普者成长为能够在科普工作中承担一小部分任务的工作人员,学以致用的价值与意义前所未有的清晰。

研究最前沿的科学,并使这些知识走出国科大,走向社会大众,这或许是我在中关村校区期间最有趣的收获。

成为IHNSer

本科毕业时,我的学位服上是生机勃勃的粉色;如今,拿着手中的灰领子学位服,我忍不住担忧自己是否要患上“冒名顶替综合征”,尤其是看到往届的优秀毕业生是如此的优秀:他们纵横国际,发了一篇又一篇SCI;他们脚踏实地,在青藏高原上艰苦科研。

我抬头望向钉在科史所门口的所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太史公写下这句话时未曾想到未来会出现神话都难以描述的科技,也不会想到有一批科技史工作者会以此为训,但求实、求真、求知的心横跨历史千载而未变——无论是拿起落灰的古籍还是干净的试管;无论望向数千年以前,还是数千光年以外。

想起最开始得知国科大院所之多时感慨的一句话:“诺大的中国,坐落在广袤的国科大之中。”天南海北,无论我们所学专业是何,来自国科大的我们都是投入热忱、追寻热爱,将所学专业与人民需要融为一体的IHNSers


陈书敏:行者无疆


陈书敏,女,籍贯甘肃会宁,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2024届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师从方一兵研究员。曾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会副主席、主席。2021-2022学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2022-2023学年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23-2024学年获三好学生标兵。发表文章《从知识传入到工业实践:近代江南制造局译书中的炼锌知识及在湖南水口山的早期应用》(陈书敏,方一兵,周文丽)1篇。毕业去向为升学,继续在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科研之路:在跌撞中前进

从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科研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我本科学习的是工科专业,历史学基础薄弱,踏入科技史领域后,对许多历史学的研究方法都要从零学起。硕士一年级在雁栖湖校区集中教学期间,我选修了多门历史学的专业课程,也阅读了一些与历史学研究相关的著作,以增强和巩固自己的基础。这一年的学习让我掌握了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以后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是大家探索自己选题的阶段。在同老师一起确定了选题的大致方向后,我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开始收集资料、着手写作。然而最初的尝试并不顺利,由于自己掌握的资料不够、对选题的思考也比较浅薄等原因,总是写到一半就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只好推翻、重来,再推翻、再重来。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也让我逐渐积累了经验,对选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开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论文初稿的完成只是一个开始。初稿质量不佳,方老师对文章的框架和内容细节都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过去三年中,每一次和老师讨论论文,都使我受益匪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构建论文的框架,如何进行细节的论证和分析。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从小论文的尝试到毕业论文的完成,我能体会到自己从最初的一无所知、懵懵懂懂,到现在对方法、思路等有了一些掌握,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

在科研方面,我目前的成果并不丰硕,但一路以来,我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我一直坚信,真理的探索是无尽的,而每一次探索、每一次尝试,都让我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



志愿服务:用行动回报母校

在认真科研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服务中充实自己、回报母校。

从本科时期开始,我就一直积极参加校内志愿服务活动,硕士期间也不曾间断。硕士一年级我加入了人文学院学生会,成为生活部的一名干事,参与策划筹备了风筝节、离湖晚会等活动,大家画风筝时的奇思妙想、在晚会上的欢声笑语,让我不断感受到学生工作带来的独特幸福感。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会,担任副主席一职。



硕士二年级回所以后,我继续留任研究生会,担任主席一职。在这一年,我同研会的小伙伴们一起筹备了许多活动。 “我与导师有个约定”健步走活动,不论师生都踊跃参与,老师和同学们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锻炼的同时,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第三届科史新语研究生学术论坛”,供同学们交流学术、提高报告能力,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另外还有定期举办的桌游活动和“光影同行”电影放映活动,以及不定期的手工DIY、健身月等等,让同学们能够劳逸结合、放松身心。党团活动方面,我也协助、参与过研究所举办的“五四读书会”、“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暨秋游活动”等活动。受益于本科学生组织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熏陶,我始终以能够参与到服务同学的行列中为荣。


除学生工作之外,我还在研究所的“公众科学日”、“科学节”、大学生夏令营等活动中担任了志愿者,感受不一样的社会责任感。

三年的硕士生活转瞬即逝,但这段时间的经历已经成为了我不可抛却的一部分。科研的锤炼让我更加严谨务实;志愿服务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责任带来的满足与欣慰。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努力前行,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不断追求新的突破。



刘柯含:在科学史所,遇见更好的自己


刘柯含,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24届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师从姚大志研究员。

刘柯含同学系中共预备党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立场坚定,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研究生期间,该同学专业成绩优秀,科研能力较强,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1CSSCI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参与撰写4篇科研项目研究报告,发表2篇科普文章。博士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年度校级社会实践调研项目等课题。参与"第二届中国-北欧科学、技术和产业交流史"研讨会、“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等国内外相关领域重要学术活动,并做4次学术报告。多次参与组织学术研讨会,并协助接待多位国际学者来所交流活动。在学期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



刻苦钻研,慎思明辨

我在科学史所度过了人生中宝贵的六年,圆满完成各阶段的培养环节,获得科技哲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研究所深厚的学术氛围中,我汲取了无尽的精神力量:李俨先生等老一辈科技史学者的纯粹与坚持,他们“不厌求详,不求急就,一年不足,期以十年,十年不足,期以终身”的治学态度,深深触动了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所训蕴含着博大的思想精髓,日复一日地启示着我从时间的维度去探索历史与哲学的普遍规律与根本问题……导师姚大志老师深刻独到的分析思路与视角,使我深刻领略到哲学思维的魅力。此生,作为姚老师和研究所的学生,我倍感荣幸与骄傲!

得益于老师们和研究所的培养与关怀,使我对自己一直以来从事的理论研究与哲学分析有了全新的理解:哲学研究不仅是逻辑推演与理论构建,也可以依托于扎实的历史案例,通过回溯过去,更好地面向未来。在研究所多年的学习生涯,也深刻形塑了我在治学与做人方面的理念,即坚定热爱自己的选择,培养勤奋好学的态度、全面辩证的思维、踏实严谨的作风,不断提升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躬行实践,知行合一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多个科研项目无疑加速了我的科研成长。这一切都需要感谢姚老师对我的信任,也有赖于科学史所提供的卓越平台。每次参与新的科研任务,难免需要临时调整自己原定的学习计划,但也不可谓不珍贵。



正是在明确的任务和时限面前,我逐渐意识到充分利用学习机会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观念上的转变使我能够享受每一次宝贵的科研训练,珍惜每一次和不同领域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有所用,并在科研实践中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责任意识与执行力。其中一些科研工作,虽然看似与学位论文无直接关联,却磨练了我的心态,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让我对顺利撰写学位论文充满信心,也在不断地激励我勇于拓展自己的研究边界。



培养兴趣,提升素质

研究生阶段既是忙碌的,但也是相对自由的,合理的时间规划完全可以做到劳逸结合。我热衷于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无论是研究所组织的健步走、还是与同学自行组织羽毛球等体育活动,让我在汗水中释放压力,更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无数快乐。

曾经,练琴是我童年的苦涩记忆,但现在,它已转化为一种特别的乐趣。自硕士入学起,我就成为国科大民族管弦乐团的一员,周末排练已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科学和艺术的双重追求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也提升了我的综合素养,引导我走向全面发展,并在这条路上结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伙伴……我们共同参与了校庆音乐会、新年音乐会、夏季专场等演出活动,并在2018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器乐展演中斩获银奖,传递了青年学子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科学史所是我学术成长的摇篮,是我人生成长阶段重要里程碑,是我踏上新征程的起点!毕业之际,我愿和所有IHNSer一道,牢记“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继承和发扬研究所优良学风传统,面向新时代召唤和国家战略发展,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衷心祝愿研究所桃李芬芳,再创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