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著《苏轼的知识世界:博物学与宋代士人的生活》(上、下册)一书,作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成果“科技史新视角研究丛书”之一种,2024年3月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本书约76万字,以苏轼为线索,从知识史的角度回溯苏轼与周遭人物在交游过程中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立体性展示了宋代士人的知识世界;努力发掘科技史的新内容,充实了宋代科学史一些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和细节,展现了文学史家和科学史家鲜少注意的层面。作者注重相关知识纵向与横向间的联系,努力寻求传统科技史研究的新突破,为已有的主要基于沈括《梦溪笔谈》建构起来的宋代科技史,特别是科技社会史注入了新的内容。苏轼与沈括的联系是研究的重点。本书围绕沈括在宋代的影响、苏沈二人之异同及其交往、《梦溪笔谈》与苏轼的关系,特别是《苏沈良方》背后的生命故事展开细致讲述。全书还通过还原苏轼与各类朋友间的往来互动,梳理其关于岭南物产的记载。同时列入考察的还有技术知识,如农业、矿冶、水利、渔猎、饮食,士人的日常生活(如文房四宝)以及苏轼的探索精神等。
本书在前人已搭起的宋代科技史框架内,注入更多人文因素,也借以考察科技知识在个体生命中的体现,希望读者借此对宋代科技史、宋代科技与社会乃至苏轼本人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并没有严格的“科学技术各学科及分支”。今人所谓的“科学技术”,在古代只是以文字或实物的形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民众的生活又受到其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的影响。人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以人为中心的科技通史写作或者是一种可以考虑的写作方式。本书正是作者基于以上思想进行的一个写作试验。
《科技史新视角研究丛书》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三五”科技规划项目“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二期重大成果,关晓武研究员作《总序》。该项目旨在探索古代与近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和传播的史实及机制。该丛书的出版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内容包括物理、天文、航海、植物学、农学、医药、矿冶等主题,着力探讨相关学科领域科技知识的内涵、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演变与交互影响,并揭示科技知识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不仅重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也关注国外案例和交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