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介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专著 > 专著推介

2018年11月:《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技术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简介

2019-02-0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撰写的《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技术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以下简称《水稻在北方》)一书,作为《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丛书》之一种,201811月由南方出版传媒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水稻在北方》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关注10世纪至19世纪中国南方稻作技术在北方(主要指华北)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作者试图提出并解答自然条件以外,是谁、为了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将稻作技术由中国南方传播到北方?稻作技术到了北方之后又有怎样的遭遇?

  《水稻在北方》一书,由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后记组成,共48万字,656页。该书包括早期南北方稻作技术的互动,水稻技术引入北方的背景分析,引入的主要经过及产区分布的变化,传播的动力、途径与机制,传播的阻力及障碍,南方稻作技术在北方的传播与接受,南方稻作技术对北方的影响等。以大量的史料,翔实地描绘了历史上水稻在北方存在、传播和接受的史实与机制。书中指出:宋代以后,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由稻米养活。源自中国南方的栽培稻,虽然很早就进入到了北方,但一直处在时断时续的不稳定状态。10世纪以后,在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南方稻作技术经由文本、移民和屯田等多种方式和路径传入北方。然而受到自然、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入北方的南方水稻技术,虽然先天带有北方的基因,但却未能在北方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未能取得对于中国北方来说也同属外来作物的小麦一样的成功。与此同时,北方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稻作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即传统文化模式、皇家政治模式和军事屯田模式。这三种模式虽各有特点,但都受到中国南方稻作的影响,或是在“法式”南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水稻在北方》一书的出版,对于深入认识历史上水稻在北方的外来与本土化问题,北方水稻发展的模式,以及评估南方稻作技术对北方的总体影响等,具有积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丛书》,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三个重大科技突破项目之一。该项目摆脱了传统的“成就展示”范式,依据丰富翔实的史料,可靠地描述了科技知识创造与传播的史实与机制,揭示了所研究对象的特征及其背后的驱力与互动关系,并在一些大的历史脉络的把握和细节发掘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