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华觉明研究员和清华大学冯立昇教授主编的《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2017年5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
《中国三十大发明》是继2016年6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出版之后,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评估和梳理的又一部力作。该书从中遴选出具有原创性、特色鲜明,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有突出贡献和广泛影响的重大发明30项,“逐一论述其发生、发展,与社会人文、经济、政治、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并与世界其他地区同类发明作比较,从而提升重大发明研究、论证的水平”。2008年,华觉明研究员在《科学新闻》发表《中国四大发明和中国二十四大发明述评》,提出“二十四大发明”的观点。2013年,他又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撰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提出这二十四项大发明的理论依据和各项简要说明。2014年,他又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撰文提出了“中国三十大发明”之说。同年,他召集国内科技史界相关专家就三十大发明进行研讨、论证,最终确定了目前的三十项名录。
《中国三十大发明》包含了中国自远古至当代的30项重大发明:粟作,稻作,蚕桑丝织,汉字,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青铜冶铸术,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运河与船闸,犁与耧,水轮,髹饰,造纸术,中医诊疗术,瓷器,中式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式烹调术,系驾法和马镫,印刷术,茶的栽培和制备,圆仪、浑仪到简仪(赤道式天体测量仪器的发明与使用),水密舱壁,火药,指南针,深井钻探技术,精耕细作的生态农艺,珠算,曲糵发酵,火箭与火铳,中医诊疗术之人痘接种,青蒿素,杂交水稻。这些条目涉及了科学技术史中的24门学科,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国内多年从事科技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所撰写。
《中国三十大发明》由中国三十大发明之分说(代序),正文,作者和工作人员简介,发明和文明(代后记)等组成,在写作上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首先,阐述通透。全书约50余万字,近600幅图,详尽地阐述了每项大发明的来龙去脉、技术特征、意义和影响。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该书征引了大量一手史料,包括一些大发明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做到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其次,可读性强。该书写作风格通俗流畅,适合普通大众阅读、欣赏。为了增进读者的理解,书中附有大量插图,包括增进技术理解的技术细节图,反映历史现场的文物图,以及各种地图等。
《中国三十大发明》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于学界而言,该书基本上厘清了围绕“大发明”的相关学术问题,为今后的科技史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参考。对公众而言,该书是认识、了解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的参考资料。该书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等一起,成为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史的宝贵资料,同时也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