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介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学术专著 > 专著推介

2015年8月:《大众纺织技术史》简介

2017-06-06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赵翰生副研究员等(与邢声远、田方合作)撰写的《大众纺织技术史》一书,作为郭书春主编《大众科学技术史丛书》之一种,20158月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纺织技术是由原料加工、纺纱、织造、印染、整理等一整套加工工序构成,其中原料加工包括采集、清洗等;纺纱包括加捻、牵伸、并线、络纱等;织造包括整经、织作等;印染包括涂绘、涂印、染色等;整理包括熨烫、涂层、砑光等。而每一道加工工序都有与之相匹配的机具。这些工艺和机具,是人类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从无到有,从简单至复杂,逐步积累和完善出来的。《大众纺织技术史》即是以这些技术工序为体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古代、近代和20世纪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 

  《大众纺织技术史》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史前到18世纪的纺织技术,其中古代部分,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特色以及重大技术发明、创造、革新、工艺等。内容包括:丝织技术的发明、丝织技术的外传、各种类型的纺车和织机、各类实用且兼具艺术性的丝织品等。18世纪部分,则重点介绍了西方手工纺织开始向动力机器纺织转变、近代工厂体系的形成等。内容包括:其时最具代表性的发明,如:极大地提高了织布效率,打破了纺、织两大工艺生产效率均衡,甚至导致困扰英国家庭纺织手工业和纺织手工工场业 30 多年纱荒的英国约翰·凯飞梭;装有8个锭子,以罗拉喂入纤维条,适用于棉、毛、麻纤维纺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扰纺织业多年纱荒问题的珍妮纺纱机;能完成开口、投梭、卷布三个基本动作的卡特赖特动力织机;可代替40个凸版印花工人的操作,不仅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也为机器印花开辟了新途径的贝尔辊筒印花机;能顺利解决美棉棉籽和棉花分离难题,打破了阻碍当时美国棉植业生产发展瓶颈的惠特尼轧棉机。下篇介绍了19世纪到20世纪的纺织技术。其中19世纪部分,重点介绍了当时最值得称道的各种合成染料的发明。如:标志着合成染料工业开端的紫色染料苯胺紫正式投入生产;宣告合成染料时代到来的合成茜素生产技术;给予传统蓝草种植业毁灭性打击的人工合成靛蓝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20世纪部分,重点介绍了各类新型纺织材料、各种高产、优质、自动化纺纱机和织布机。如:英国人查尔斯·克劳斯发明的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特性的黏胶纤维素;美国化学家卡罗瑟斯发明的疲劳强度和刚性较高、耐热和耐磨性好的聚酰胺66;各种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技术和纺纱机;各种有梭和无梭织布技术和织布机;各种染色新技术以及能对不同工艺条件进行自动控制的平网印花机、滚筒印花机、转移印花机、喷墨印花机等。书中通过对纺织品每道工序中的重大技术发明、创造、革新、工艺及相关重要事项的梳理,展示了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大众科学技术史丛书》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策划的科普丛书,郭书春研究员任主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作序。这套丛书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覆盖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农学、建筑、机械技术、纺织技术、军事技术等科学技术史的各个主要分支学科。丛书共12册,详细地介绍了该学科由低到高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特点,兼顾知识与方法,融合科技与人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可读性。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