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毅研究员撰写的《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一书,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4),2015年4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王曾瑜研究员为本书作序。
《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以宋代发生的293次重大疫情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了宋代瘟疫的流行概况、地域分布、病因病症和社会影响,以及不同社会阶级如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医学家、宗教人士和社会民众等对瘟疫的认识、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发挥的地位和作用等,总结了宋代在疫病防治中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方剂,为现代社会应对重大疫病提供借鉴,因而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该书研究和解决了以下一些医学问题和技术难关:
1. 宋代疫病的流行概况、名称种类、病因病症、地域分布和流行变化等。书中详细地介绍了疾疫、伤寒病、时气病、天行温疫、斑疹伤寒、痢疾、痘疮病(即天花病)、大风癞疾(即麻风病)、麻疹、瘴疫、痄腮病(即流行性腮腺炎)、黄肿病(即钩虫病)、劳瘵病(即肺结核病)、时疫疙瘩肿毒病(大头瘟或鼠疫)等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症和流行情况。
2. 宋代建立的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将皇帝、政府官吏、医学家、宗教人士、地方乡绅和普通民众等力量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了宋以前以社会力量防治为主的局面。尤其是宋代各级政府,在国家疫病防治体系中发挥了核心力量的作用,其采取的医学、经济和政治等措施,不仅有利于控制疫病的传播,而且也将传统政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宋代社会力量包括民间医学家、宗教人士、地方乡绅和普通民众等,在国家疫病防治体系中发挥了辅助性的作用,弥补了官府救治薄弱的区域。在疫病防治中,国家在制度上对疫病救疗提供了政策依据、法律保障和实际指导,而且对民间的救治采取了支持、引导和管控的政策。
3. 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宋代官、私医书不仅强调疫病分类的重要性,而且也强调“辨证论治”的诊疗特色,说明中医提倡的“病”、“症”在防疫方面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宋代社会较为重视疫情信息的收集与上报,医学机构的建立与参与,病因病机的解释与应用,新方书的整理与刊行,防疫药物的研发与制造,患者的隔离与治疗,病尸的掩埋与火化等,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医传染病防治史的内容。尤其是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神医普救方》、《简要济众方》、《熙宁太医局方》、《校正和剂局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在疫病防治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4. 瘟疫流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革新,对于营造整个社会重视医学起了政策性的导向作用。
《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由序言、绪论、正文、宋代重大疫情年表与史料、参考文献、索引、后记等组成,共9章42节,22个图表。广泛查阅了各类史书、医书、方志、文集、笔记、碑刻和《大藏经》、《道藏》中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0万余字的《宋代重大疫情年表与史料》,极大地超越了以往学界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书中采用了传染病学和医学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宋代防治传染病的措施、取得的成就和局限等。不仅丰富了中国传染病防治史研究的内容,而且也拓展了中国科技史研究的视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