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22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首届全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高级研讨班”在北京举行。
来自国内外46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社等相关机构的140余位科学技术史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研究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共聚一堂,围绕科技史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学科未来的建设与发展、青年科技史人才的培养、科技史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升、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国际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体参会代表合影)
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力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韩琦研究员代表主办方,对与会嘉宾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并表示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同、共同推动科技史学科发展的想法由来已久。在科学技术史学科成立100余年、研究所建制化已60余年之际,在全国争创“双一流”的大环境下,本次会议聚集了全国大部分科技史学科点的负责人与骨干,围绕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交流、提升科技史教学及人才培养水平、促进科技史学科发展这些主题,为广大同仁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科学史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力)
(科学史所副所长韩琦研究员)
为介绍科技史学科的研究现状,也为了向年轻学者及在读研究生传授科技史研究的方法、经验与体会,共商科技史学科的问题、挑战、未来发展方向,会议上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何仲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云里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杨爱华教授、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郑乃章教授、北京大学张大庆教授、清华大学冯立昇教授、清华大学杨舰教授、山西大学高策教授、北京大学周程教授等专家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所在科研院所教学现状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
万辅彬教授以科技史学科建制化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学科建制化的内涵。接着分析我国科技史学科的现状,他指出我国科学史学科既存在着缺乏学术互动、多元化与国际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也有新建学科点、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日趋活跃、学科点注重内涵建设等新的优势。最后万辅彬教授从学术队伍建设、凝聚特色研究方向、狠抓科研成果、认真抓人才培养、加强学报科技史栏目和科技史家访谈等传播工作、建设地方科技史研究会、重视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化工作、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等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学科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学科建制化过程。最后,万辅彬教授提出加强建制化问题研究、重视引进人才、推动专业硕士教学、积极开通公选课、举办科技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注意联合兄弟学科、重视为社会服务等八条加强学科再建制化的建议。
(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
郭世荣教授在《关于北方少数民族传统科技资源整理与研究》的报告中,介绍了少数民族科技史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与观点。学术刊物、学术团体、专门会议、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是学科成立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科技史学科建制化的工作大概可追溯到1987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研讨会的召开,30余年来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学科还存在着独立性不够、专业队伍不够强大、课程体系不够完整等问题,应从机构建制、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等多方面予以支持。
(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
李成智教授以《航空航天史学科思考》为题,从北航航空航天史研究、北航航空史研究生培养及科技史学科发展问题三个方面,系统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针对航空航天史,当前存在历史积累不够、涉密导致一手资料获取困难、专业研究人员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国际交流不足、专业期刊数量不足、学术评价不够客观等问题。围绕人才问题,提出人才共享、课程共享、导师兼职等设想;围绕培养定位,提出毕业生出口多元化的设想;围绕研究方向,提出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科技考古、科学传播、科学-技术-工程等多元化的研究方向;针对学术出版,提出国内寻求期刊合作、“以书代刊”等设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
李晓岑教授系统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点。学科点以气象科技史和传统工艺为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气象科技史、技术史与传统工艺、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等,近五年来进行了较为频繁的学术交流,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
何仲教授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科技史暨医学史学科建设的历程及意义。何教授首先指出发展科技史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加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建构、培养科学态度和加强人才培养。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具有学科齐备、技术领先、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档案资料丰富等研究优势,科技史相关工作主要围绕摸清家底、打好基础、建好平台等几个方面开展,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医学科技发展史、医学教育史及思想史、机构史、基础医学等学科史等。当前医学史研究存在人才缺乏、研究平台建设不足、文献档案藏地分散、学科史研究尚未起步等问题,何教授提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护研究资源和人才、加强学科研究必要性的宣传等对策。
(北京协和医学院何仲教授)
石云里教授围绕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主题,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该学科点由钱临照院士创办于1980年,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以科学、技术与工艺发展与传播的历史为研究特色,重点关注科技文献分析、古代技术产品的科学分析和古代技术产品的保护,当前研究团队则涉及古代科技史、当代科技史、科技考古、生物考古、文物保护与传统工艺研究等方向,并开始重视科学与社会、科技与文明传播等新学科的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云里教授)
王思明教授系统介绍了农史研究的缘起、转折与拓展。他指出,食、衣、住、行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传统文明的本质即农业文明,这也是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国际农业史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中国农业史研究则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贯通古今和综合研究三次转折,期间无论是研究本身还是农史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视角日趋多元,领域日益扩大,并对社会有了更多的关注,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数字人文等创新研究方法影响日益扩大。
(南京农业大学王思明教授)
杨爱华教授系统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史学科建设基本情况及面临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起,国防科大科技史学科创立并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军事技术史、中国近现代国防科技史和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史为特色的高水平学科点,目前面临着改革过渡期与人员变动、军队学位制度、学校整体政策导向等新挑战。
(国防科技大学杨爱华教授)
杨小明教授回顾了东华大学科技史学科建设历程。自1953年陈维稷开创东华大学科技史事业以来,东华大学经长期积累,形成了既有纺织服装特色又有上海地域优势的学科特点,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纺织科技史、天文历算史、上海科技史、中外科技交流史。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硕果累累,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等机构在科学传播方面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并在科技史教育与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杨小明教授还指出当前要力争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品味培养直到风格形成的转变,实现途径即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和科学史研究的真实过程。
(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
郑乃章教授从择基础、排忧患、甘当桥梁、终有正果和今后努力方向五个方面,介绍景德镇陶瓷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陶瓷史教育可以说与1910年陶业学堂的建立同步启动,20世纪80年代陶瓷技术史正式成为全院公选课,至今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形成以陶瓷技术史、科技与社会、古陶瓷科技鉴定、古陶瓷工艺再现及古为今用等研究方向为特色的学科生态系统,并与考古学、博物馆学、设计学、陶瓷材料学等学科有广泛深入的合作。
(景德镇陶瓷大学郑乃章教授)
张大庆教授聚焦于当代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研究,提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科技政策、临床应用之间的复杂关系,主张涉及病人、药厂、媒体与政府的多维度的医学史研究。提出当代科技医史(HSTM)研究的编史学问题、价值、新挑战、新方法等一系列观点。
(北京大学张大庆教授)
冯立昇教授围绕技术史与文化遗产展开讨论,提出在文化遗产概念扩展、文化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技术史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呈现在技术史与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代技术史与工业遗产三个方面,并指出文化遗产保护是技术史应用研究的新方向。
(清华大学冯立昇教授)
杨舰教授以科学技术史学系与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科技史的建制化与专门化进程,并分析了当前二级以下学科在制度上的淡化、问题导向下交叉领域研究机构的虚体化、应对评估的需求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不一致等问题。以哈佛大学历史系为案例,指出我国科技史学科的教学应追求“专门”与“通识”的互动,而科技史学科的建制则要追求“专门”与“交叉”的统一。
(清华大学杨舰教授)
高策教授围绕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哲学的建设与发展谈了深刻的个人体会。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哲学两个学科,在学科评估的大背景下,面临着相似的困难:学科点撤销、二级学科并入其他学科……根本原因在于社会需求与学科社会作用的不匹配。“有为才有位”,因此学科要发展必须要解决社会重大问题、做出突出成果、出现标志性人物。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哲学应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山西大学高策教授)
周程教授回顾了北京大学的科学技术史教育。随着发展,科学技术史与科学发展、科技人物、社会背景等要素有了愈发深刻的关涉,科技史研究进入综合史研究的阶段,科技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北京大学的科学技术史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医学史、化学史和物理学史为研究特色,经过发展至2003年成立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
(北京大学周程教授)
此外,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机会和交流平台也是本次研讨班的一个重点。本次研讨班专门组织了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与所内青年学者共同参与的青年人才交流圆桌讨论,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石云里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关晓武研究员主持。在讨论会上,学者们围绕学科建设与发展、科技史学科定位、个人学术水平的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社会需求与科技史专业学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畅谈自己的经验与困惑,气氛热烈。
针对科技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与会学者还研讨了“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国际化”和“如何突出科技史研究中的区域与学科特色”两个问题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和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分别主持了两场圆桌讨论。学者们围绕中医史研究的国际化以及内史和外史研究的结合、科技史学科的意义与发展前途、青年科研人员的发展前景与晋升渠道的多元化、核心期刊的评审、青年科研人员的初心与坚守、提高国际化程度、加强对国际资源和平台的利用、增强国家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学者们就推动中国的科技史成果国际化、拓展国际研究视野以及中国区域特色、增强文化自信等内容也形成了共识。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作《科学史所科研布局与学科建设的十年探索》专题报告。中国学者开展科技史研究已历时百年,自1957年1月1日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史事业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当代学者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困难,但相比前辈开辟草莱的艰辛,环境还是好了很多。围绕如何发挥好国立科技史专业研究机构的多学科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发展文化与科技事业作出独特贡献;如何开拓新方向,尝试新方法;如何培养青年学者;如何适应国内的学术环境和政策环境;如何提高国际化水平等问题,张柏春所长系统介绍了“十二五”和“十三五”这十年科学史所的工作及发展规划。重大突破项目与重点培育方向的选题和研究进展与当代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需求的关系,这也影响着研究所的人才培养。发挥科技史学科优势,结合社会需求积极参与战略咨询、科学传播等研究,即“以服务社会换得学科发展空间”,是当前科技史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进路。科技史学科的发展需要各位学者追求学术卓越,且具有大格局和国际视野。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科技史学科的未来发展将充满活力。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
会议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