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2-23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联合举办的首届研究生“经实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科技大学的石云里教授、胡化凯教授、张居中研究员、丁兆君副研究员和范安川副教授,以及自然科学史所的所长张柏春研究员、副所长韩琦研究员、张九辰研究员、邹大海研究员、刘益东研究员、曾雄生研究员、徐凤先研究员、关晓武研究员、郭金海研究员、韩毅研究员、陈晓珊副研究员、高璐副研究员、史晓雷副研究员、姚大志副研究员、赵翰生副研究员、周文丽副研究员和马敏敏博士等出席论坛、担任点评人。两家共有4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张柏春在致辞中回顾了双方“所系合作”的渊源,指出两家单位研究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希望借此机会为同学们搭建交流的平台,更希望把论坛办成一个来自不同学术环境、知识背景各异的学生们的派对。石云里也表达了对“所系合作”这一形式的肯定,并认为联合举办研究生论坛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是对研究生研究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呈现自己研究工作的能力等多方位的磨练。
本次“经实论坛”由自然科学史所主办,经过前期的征集和筛选,最终有18名研究生进行了报告,其中8名来自中国科技大学、10名来自自然科学史所。自然科学史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的20多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研究生们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在研究方法上,点评人指出要将科技考古的手段与历史文献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要拓展知识面,文理贯通,还要避免对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和对数据的过度解读;在写作规范上,点评老师强调要根据文章的类型明确文章的写作方式,要严格遵循知识生产的流程和规范:提出问题、回顾文献、提出解决方案、做出结论;在研究材料的运用方面,点评专家提醒要注意材料的立体性和多方互证,切忌凭空想象和乱用概念,在适当的时候要作典型案例的分析,并将知识和技术层面的探讨上升到文化和体制层面。
最后,石云里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点评专家和组织者的付出表示感谢,希望将来可以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关晓武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他认为这是一次跨学科和多元方法碰撞的会议,参与者都借助他者观照了自身,专家的点评也一针见血、中肯到位,希望同学们珍视老师们的批评和点拨。张柏春指出,从本次论坛的报告可看出同学们研究扎实、方向正确,并能够推陈出新。他还介绍了国外科技史研究机构的经验,建议今后在论坛上可多安排一些讨论的时间,从而达到充分交流、以批评促进步的目的。
本次论坛是双方第一次联合举办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促进了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锻炼了研究生组织策划学术活动的能力。专家的指点和建议,也有助于研究生们发现研究工作中的不足。第二届“经实论坛”拟于2018年4月在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相信论坛会在双方的努力下越办越好!
与会人员合影
附:“经实论坛”报告顺序表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点评专家 |
许应媛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萧窑的宋代油滴釉瓷片研究——以微尺度结构分析为主要手段 |
石云里,周文丽 |
袁明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湖北襄阳柿庄墓地M15南朝画像砖墓出土疑似“五石散”的分析研究 |
韩毅,范安川 |
关行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试析三苏论《洪范》的相异之处 |
韩毅 |
张娟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
曾雄生,马敏敏 |
谢智飞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北宋年间开封府降水量的变动及其影响——以水灾与淤田为中心 |
张居中,陈晓珊 |
孙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奇技淫巧”新探 |
石云里,史晓雷 |
李程浩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陕西吕氏家族墓地七号墓出土的药物残余物研究 |
韩毅,范安川 |
李浩淼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潘玉良油画矿物色料的组成分析 |
张居中,赵翰生 |
于博雅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山海经》中医药学知识的内容与传播 |
胡化凯,邹大海 |
陈蜜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泥河湾地质遗址的发现——以桑志华、巴尔博对泥河湾研究的优先权为中心 |
张居中,张九辰 |
梁佳媛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首部生理学译著《体用十章》探析 |
胡化凯,史晓雷 |
陈雯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古玉加工技术的文献记载和研究进展 |
张居中,范安川 |
康辉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地质调查所“讲学会”的早期活动 |
石云里,郭金海 |
宋元明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跨国的农学知识互动——以美国土壤学家富兰克林·金为中心的考察 |
郭金海,杜新豪 |
黄尚永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光通信实用化过程中的关键突破 |
胡化凯,刘益东 |
徐志凌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杜布瓦-雷蒙与他的“生物物理学”理想 |
胡化凯,姚大志 |
杨策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中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历程研究 |
姚大志,高璐 |
陈光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日本《科技基本计划》评估分析及其对我国科技规划评估的启示 |
刘益东,高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