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第四期工作坊AI for Science,“Navigating Promises and Practice in AI”,特别邀请了来自爱丁堡大学ISSTI中心主任Robin Williams和Xiaobai Shen(沈小白)做报告,讨论人工智能的前景承诺与实际落地成果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发展更符合人类需求和社会价值的人工智能。来自爱丁堡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二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STS中心主任高璐首先对来自各高校的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并指出AI4S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技术飞速发展、不断嵌入生活、生产的情景下,来自社会视角的洞察与反思显得尤其的重要。爱丁堡学派在科学知识的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方面有着长时段的经验积累,此次讲座为各方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Robin Williams,做了题为“Domesticating AI in Medical Diagnosis”的报告。Robin从社会和技术的角度出发,选择了4个AI在医学诊断场景中的经典案例,通过田野调研、访谈,揭示了在不同创新阶段使用AI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这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技术如何被“驯化”。Robin 认为,AI 使用者通过社会学习重构了AI被使用的方式,因此AI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个过程。
英国爱丁堡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副教授,上海科学院研究所荣誉研究员Xiaobai Shen做了题为“Ethical AI Governance: A Co-learning Approach-A Socio-Technical Perspective on AI Governance”的报告。Xiaobai 指出 AI能模仿人类思维、处理大量数据,但也反映创建者的价值观和偏见,因此AI受不同文化社会因素影响。中国哲学中的儒家和道家为技术治理提供了强调动态、灵活等价值的伦理框架,应结合中西思想,西方应对已知风险,中国应对未知风险,将社会和技术有效连接。同时,应用AI的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纳入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公众进入到其数据体系中,或有望有效地使用AI完成善治。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人工智能实践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企业责任、人工智能与科学知识生产关系等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