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朱慧玲副教授报告“基因增强技术的伦理担忧”

2021-06-30

  2021618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朱慧玲博士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STS中心作报告,探讨“基因增强技术的伦理担忧”。报告由高璐副研究员主持,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人民大学以及科学史所的近20名研究者参与了讨论。

  朱慧玲的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政治哲学,哈佛大学政府系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委组织部“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委宣传部“优秀青年教师拔尖人才”,代表译著有:《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保守主义的精神》(上下卷)《道德之维》《正义的前沿》《公共哲学》等,逾百万字。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朱慧玲首先讨论了基因增强技术的特征与可能应用,并从以下若干方面去讨论了人类基因增强技术带来的伦理担忧。基因增强会带来安全性问题,并挑战了个体的自主性,个体责任论、以及上帝给人类的馈赠。但是,以上论述或许都不足以满足在中国语境中对基因增强技术的伦理讨论。朱慧玲在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补充论证,首先,从社会正义与机会均等的角度来看,基因增强会加剧社会分配中的不公,使得阶层越发固化,社会流动性更加低效。其次,如何看待机会的平等,是形式的平等,还是实质的平等,她通过对罗尔斯的将天赋作为人类的共同资产的角度,考虑应该如何促进平等,来分析基因增强技术如何改变人们对自身努力与天赋的态度,从而改变对平等的追求。然后,她又进一步讨论了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怎样的国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问题。最后,她提出人们对基因增强的追求,源于优绩主义(Meritocracy),也就是社会中的物质财富和政治权力,要根据个体的才能、努力或成就,而非出身来进行分配,才能+努力=绩效。那么,在这种社会文化之中,改变先天的遗传属性,会成为一种被裹挟的选择,而这一技术的应用,则会不断的腐蚀德性与人的自我认知。

  朱慧玲的前沿思考和精彩的报告引起热烈讨论。刘益东研究员指出基因增强技术不仅在增强人类优点方面令人担忧,它也可以增强恐怖分子和疯狂科学家的有关能力和攻击性,关于基因增强技术的反思并不能阻止它在争议中快速发展,基因增强技术存在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西方粗放式创新发展模式的一个反映。目前科技风险愈演愈烈,而人类防控风险的措施和机制却存在诸多安全漏洞,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挑战,人文社科学者应该直面科技重大风险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开展科技风险与伦理研究,推动社会-科技体系的变革。高璐副研究员探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性,是静态的抑或是动态的,我们能够接受多大程度的人性变化,同时,她又谈到不同伦理立场的专家在技术决策中的角色,以及技术治理等问题。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张君副教授探讨如何区分在择偶过程中的遗传选择与通过基因技术带来的人类增强,边界在哪里,以及如何看待生物黑客对自己进行增强的行为。大家畅所欲言,报告与讨论持续了近3小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