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下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石祥副教授在研究所209会议室做了题为“从底本到试印:中国古籍刻印的实态细节”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是“科技典籍整理与研究”项目组与“青年学术沙龙”联合举办的“文献技术史系列”的第二讲。
石祥副教授简单介绍了卢前《书林别话》、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等前人对古籍刊刻过程的研究。指出自己的研究受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从写样到红印》一文以及在古籍普查中所见资料的启发。他将古籍刊刻的过程界定为:刊刻者如何根据自己的意图将“彼本”转化为“此本”,以及为此采取了怎样的操作。因此,必须将“彼本”即底本聚焦至具体实物个体——某版本的某部印本或者某一写本,而不能笼统称为某某版本。写样本的完成标志着“此本”基本定型,“从底本到写样”便是“此本”形成的关键环节。
随后石祥副教授运用大量具体的实例和书影,分六个部分论述了古籍刊刻的详细过程:一、底本的判定:刻书底本中的编校改动痕迹;二、意图:成为“此本”的关键;三、抽刻与重编;四、写样本的技术特点与鉴定;五、被弃置的初次写样本;六、试印本与小样。其中,编刻者的批语如“此刻手太恶、速宜劈去”“此板何人刻、即遣去”让人忍俊不禁,听者似乎真实触碰到那曾经鲜活的刊校过程,以及编刻者的追求、情感与心机。最后,石祥副教授预告他的专著《从底本到试印:中国古籍刻印的实态细节》即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从而使此次讲座成为该书的预发布会。
这次精彩的报告为我们勾勒出中国古籍刊印整个过程和实态细节,同时石祥副教授提示现在的实例多在明清时期,恐怕宋元时期的材料很难获得,古籍刊刻过程的早期实态还需要我们通过后期情况推演和研究。这再一次说明书籍的物质文化史,从技术角度的研究还有广阔空间。来自科学史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