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日下午,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NRS,Chine,Corée,Japon-UMR 8173)的詹嘉玲(Catherine Jami)教授和英国李约瑟研究所(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Cambridge)的古克礼(Christopher Cullen)教授应邀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报告,报告由科学史所田淼研究员主持,所内外十余名师生参加。
詹嘉玲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由她编著的Individual Itineraries and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Knowledge:Science,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China,17th-20th Centuries一书,书中的每一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案例研究,詹嘉玲教授分别对各章内容及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介绍。在报告中,詹嘉玲以梅文鼎、唐英、孟森、沈林一等人的游访为例,探讨了个体在地域上的流动对科学技术知识所产生的空间上的动态影响。詹嘉玲教授认为,个体地域的流动不仅影响了知识的循环,同时也在知识的构建中发挥了作用。
古克礼教授的报告题为“The Geneva sphere:a 17th century Japanese clockwork cosmic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s”,主要介绍了日本江户时代早期制造的一个机械宇宙模型——日内瓦天球,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日内瓦天球的构造,通过多种途径分析了该设备的起源和日期。古克里教授认为,这类设备广泛流传于“专业”天文学研究队伍以外,它反映出普通民众对技术问题的兴趣。此外,古克里教授还以日本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为背景,分析了这种作为“消费品”的天文仪器出现的原因。
报告结束后,两位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问答与交流。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