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7月13日格致下午茶午间读书会:任丛丛、王文超读《以竹为生》

2018-07-17

  2018713日格致下午茶(第65期)“午间读书会”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职工之家举行活动。任丛丛和王文超作为主讲人,报告了阅读德国学者艾约博(Jacob Eyferth)《以竹为生》(Eating Rice from Bamboo Roots: The Social History of a Community of Handicraft Papermakers in Rural Sichuan, 1920-2000)一书的心得。本次活动由陈巍组织召集,十余位来自所内外研究人员与研究生参加活动。

  艾约博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现代史专业副教授,东亚语言文明系系主任。此书是他在荷兰莱顿大学通过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成,主要讨论的是四川夹江地区围绕以毛竹为原料造纸的技艺,而形成的亲属关系网络和社区组织形式,在革命、建国以及市场化等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情况。该书体现了作者扎实的人类学理论基础和宏大的历史视野,是广受国际学术界好评的技术人类学名作。

  任丛丛回顾了不久之前 “现代社会中的工艺与创新”会议中她与艾约博的交流情况,对作者艾约博教授和这本书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她以择要播放艾约博于2011年在美国布朗大学所作与该书内容相关的报告为主要手段,提炼出《以竹为生》前三章的内容要点,从而方便听众迅速了解这本书的论述对象、提出问题的方法和展开论述的思路。任丛丛提到,艾约博把书面知识与造纸实践中更重要的直觉感受所做比较,把传统技艺传承一定范围内的开放性与现代技术的封闭性做比较,对手抄本和“肉口”传授在技艺传承中的强调,以及对中国后改革时代的亲族关系、职业和身份认同的讨论,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王文超概括说,艾约博在构建造纸技艺传承中,强调了把“技能”视为一种数十年间被再分配和剥夺的资源(即“去技能化”)、技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体性”和“一贯性”),对技术和当地社区之间关系的构建,和村民之间互助互惠的原则(公共性)等特征,这些充满人类学色彩的论述方法对自己从事的北京油漆彩绘技艺研究有很大启发。他还补充了《以竹为生》中译本译者和校者的情况,以及民国时期刘湘邀请中国工程师学会组织四川考察团对造纸、油漆工业的考察。王文超通过对比传统油漆技艺与近代油漆工业技术,进一步阐述了“去技能化”的含义以及该过程受国家政策影响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部分,参加活动的青年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思考,并引出了一些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李萌、魏毅、周文丽等从各自对竹编、织毯、铁匠等传统工艺的调研经验出发,评述非遗保护、传统工艺复兴和社会群体分化的复杂关系。孙显斌等除讨论出于维生需要,知识群体选择进入技术体系所面临的“地域性”和社会变迁处境,还涉及传统工艺研究中的断代难题。艺术家何岸联系到两部与技艺有关的纪录片,认为比起 “去技能化”本身,更应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人群是怎么分流的。来自北大社会学系的欧玄子认为《以竹为生》展现的是国家把在地技能表征化后产生社会影响,最终导致社会变迁,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为此次读书会提供了深入解读。

  本次读书会讨论气氛热烈,与会青年学者多认为名家名作可以为自己研究带来启发和借鉴。在读书会上,来自所内外的青年研究人员充分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大家对彼此的了解,同时创造了轻松畅谈学术、自由讨论问题的氛围。

任丛丛报告读书心得

 

王文超报告读书心得

 

孙显斌发言

 

魏毅发言

 

何岸发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