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胡大年教授探讨燕大物理系对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影响

2018-01-29

  20171227日上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历史系胡大年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了题为“乡村建设运动与燕大物理系”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燕大物理系参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情况,特别讨论了燕大物理系师生如谢玉铭、班威廉、张文裕、袁家骝等人的贡献。报告由刘益东研究员主持。 

  胡大年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发起者——晏阳初。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源自于其一战期间在法国的服务华工经历,在这期间,晏阳初为当时在法国的华工办识字班并取得成功,立志解除中国农民(当时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5℅)“苦力”的“苦”,发挥他们的潜力。1920年晏阳初回国之后,在华北、华中、华东进行平民教育运动试点运动,并于1923年创办“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其宗旨是“除文盲,作新民”。晏阳初认识到,要解决中国乡村的贫困等问题必须从文化、生计、卫生和公民教育四个方面同时着手,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对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 

  报告第二大部分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参与和贡献情况。报告人首先介绍了在洛氏基金会资助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之一——萨尔斯卡·甘恩(Selskar M.Gunn)。1931年,时任洛氏基金会副主席的甘恩曾来华考察,考察了40多个学术机构、医院,130多名中外官员、医生、教育工作者等,并访问了定县、邹平等乡村建设情况。19321934年,甘恩重访中国,于1934年提出“中国项目”,其目标是“通过研究、教育和示范性的试点来推广知识,解决那些目标明确的可能改善生活条件和社区福利的问题。”其旗舰项目为“华北计划”,以定县为实验基地和培训总部,由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协和医大参加。 

  报告人最后详细阐释了燕京大学物理系师生对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燕大经济系的创立者和系主任戴乐仁(J.B.Tayler)于19261927年回国休假,在此期间到班威廉所在的公理会教会演讲,受其演讲的激励,班威廉主动致函伦敦会,表示愿意到远东的教会大学服务,任职于燕大物理系。任职期间,班威廉指导学生对农村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并培养了一批研究中国农村物理现象的专家,如陈尚义1934年的论文“紫外线透过中国窗户纸的传播”(The transmission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through Chinese window papers)等。 

  胡教授的报告精彩,反响热烈,报告结束后,来自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和研究生,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探讨,不仅对乡村建设运动与燕大物理系的关系有了较多了解,而且从胡教授的精湛研究中受益良多。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STS中心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