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7年夏季青年学术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研处主办,主题为“科学技术史国际前沿发展趋向”。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教授、台湾大学历史系张嘉凤教授、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王作跃教授、美国州立圣克劳德大学陈建平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历史系胡大年副教授、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冯立昇教授,以及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一兵、关晓武、韩毅、刘益东、孙烈和田淼等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所内外参加会议者逾百人。
张柏春首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同人及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国内外科技史机构及院校举办了不少面向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学术会议和系列活动,而青年学者们的工作也很出色,有的甚至在国际上崭露了头角,但总体上展示机会相对较少,故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于每年夏季举办青年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青年学者报告研究成果,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点评,希望为青年学者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此次论坛共有15场报告,围绕“精密科学史:互动中的知识建构”、“建筑、技术与物质文化”、“近代科技与中国”、“工程科学与技术:从古代到现代”、“医药与社会:从传统到现代”、“当代科技与社会:历史与反思”等六组议题展开,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孟宪川、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汪小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郑诚、高璐和姚大志分别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15位青年学者做了演讲。报告者们展现了认真专业的素质,演讲自信精彩,展示的内容丰富多样、研究方法多元,会议主持大方到位,专家点评精练中肯,许多论题引起了大家十分热烈的讨论。
最后,王作跃代表与会专家发言,对所有青年学者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期待会后的进一步交流。关晓武用ppt总结回顾了此次论坛的报告与专家们的精彩点评,代表研究所感谢所有报告人、主持人、点评专家和与会人员,对会务组的周到安排和辛苦付出表达了谢意。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7年夏季青年学术论坛与会人员合影
汪小虎,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史晓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任丛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刘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刘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王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李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孟宪川,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白天鹏,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朱佩仪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
傅向红 马来亚大学 王彦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李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张柏春所长致开幕词 王作跃教授代表与会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精彩点评
各组议题主持人
附: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7年青年学术论坛报告一览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郭园园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阿尔·卡西与比迪斯克斯求解sin1。数值解比较研究 |
樊小龙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牛顿与胡克之争:粒子论与波动论图景中的牛顿环 |
汪小虎 |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颁历授时:国家权力主导下的时间信息传播 |
史晓雷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再探脚踏风扇车和水击面罗的复原 |
任丛丛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技术人类学角度下的穿斗营造技术初探 |
刘 妍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汉庭顿圆月桥——一座非典型建筑的非典型技术史 |
刘 亮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中国北方气候干旱化及沙漠侵入”说的形成、传播及其背景(1870-1949) |
王 芳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火箭技术的发展 |
李 蕉 |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延安自然科学运动中的“科学”与“大众”——以《解放日报》的“科学园地”为线索的考察 |
孟宪川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从单一的“力”到饱满的“力”——一段关于材料强度认知的简史 |
白天鹏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科技事业的推进与国家意志——以民国时期电信科技事业为例(1927-1937) |
朱佩仪 (Liz Chee Pui Yee) |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 |
从动物药到中药新药:基于社会史视野的研究 |
傅向红 (POR Heong Hong) |
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 |
有毒物与药品的界限何在:传统医药向马来西亚的药品法规提出疑问 |
王彦雨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强(AI)人工智能风险的历史论争及态度反转现象 |
李 辉 |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
科技决策视野中的“科技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