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日上午,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会、妇委会、团委、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格致下午茶特别活动(2017年第2期,总57期)在风景如画的长河古道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北京长河水系考察与颐和园油画队参与古建修缮的历史,行程始自皇帝船码头,直抵颐和园,以绵延9公里的古代“皇家御河”为主线,缀连起北京城八百余年的水系发展脉络和清代皇家园林独具代表性的彩绘艺术。活动由本所张志会副研究员和王文超博士后进行讲解,共有50余名职工及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首先组织大家乘船游览了长河古道,张志会副研究员随船讲解。长河是北京城内最为重要的水系之一,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永定河以及《水经注》中所载的高梁河。金朝迁都燕京,并改名为中都城,由于当时城内的西湖水系完全能够满足都城内皇宫的用水需求,高梁河一度转为漕运、灌溉之用。此后忽必烈攻下中都,并在金中都的基础上北移建成了元大都,高梁河遂成为都城内的主要水源。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解决都城漕运,扩大运河水源,绕开水患侵扰的永定河,而北引昌平白浮泉水修建了通惠河,经高梁河引入城内,并沟通了京杭大运河,解决了京城漕运问题。抵达颐和园后,张志会对比北京城区如今的主要水系与水源,为大家讲述了人口压力下的生态变迁与京城水利史。
随后,大家前往位于万寿山南麓的颐和园长廊,王文超博士后以颐和园中的彩画为线索,讲解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9年、1978年两次大规模修缮过程中的历史故事,并重点介绍了旋子、和玺和苏式三种彩画式样。其中和玺彩画等级最高,主要用龙纹为装饰,常用金箔装饰,大线呈标准的W字形,这种彩画只能供皇家使用,常被应用在中轴线较为主要的建筑上,如排云殿、故宫太和殿等。旋子彩画等级稍次于和玺彩画,典型的特征就是有螺旋状的旋花,大线呈V字形。排云殿正对面的云辉玉宇牌楼使用的就是这种样式的彩绘。苏式彩画等级最低,绘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人物、花鸟、山水、建筑等内容,是长廊彩绘中的主要样式。而在对颐和园彩绘的修缮中,北京油画行的手工艺者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此次格致下午茶特别活动让学者、学生们走出书斋,在旖旎的自然风光中寻访历史的足迹,在厚重的城市变迁中探寻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在在瑰丽的皇家园林中思考对美的理解。这次活动以长河水系与颐和园为载体,使得所内同事对于水利史、民俗学领域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大家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张志会副研究员讲解大运河
博士后王文超讲解彩绘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