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上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西方科技史研究室举办学术活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马晓彤副研究员受邀做学术报告,主题为“中医学的认知模式及演化特征”。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巴黎七大(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清华大学、科学出版社等多家科研和教育机构的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马晓彤在报告中指出,中医学不是经验性的知识碎片,而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中国哲学为其提供了认识论框架。回顾历史,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之初,认知模式多样化,包括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近似对应儒家、墨家、道家。其中,有三个历史变化节点值得关注。它们分别是先秦多元化高峰,以《黄帝内经》为代表性成果;理学整体论高峰,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人物;以及明清时期的实学转型,李时珍、吴又可、王清任的工作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来,面对西医冲击,中医出现分化,形成传统派、西化派、系统派。最后,报告人结合当下语境,提出“信息本体论”、“整体生成论”与“综合体验论”,分别说明中医学的认识视角、认识对象与认识方法。
在讲座接下来的部分,针对林力娜(Karine Chemla)教授之前提出过的“如何理解科学的多元化”和“科学多元化的意义”等问题,以及李静海院士在“探索知识体系的逻辑与架构”过程中提出的知识学观点,马晓彤结合有关中医认知模式的研究,进行了正式回应和评论。
就科学的多元化而言。马晓彤指出,科学的多元化确实存在,根源是人类学的天然多样性以及更深层次的大自然生态属性。表现为认知模式的不同,包括视角、对象、方法三方面。不同科学体系之间存在差异,在各科学体系内部也存在差异,大体分为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三个模式,它们因时、因地、因人而引领主流。例如,《黄帝内经》引领了古代整体论科学主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引领了近代还原论科学主流,《一般系统论》正在引领系统论科学主流。而科学多元化的意义在于,避免单一模式的局限性而导致“科学的终结”,同时有助于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与沟通。
在《探索知识体系的逻辑与架构:多层次、多尺度,及介尺度复杂性》一文中,李静海院士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观。报告人认为,这一工作批评了单一模式论以及不利于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构架方式。李静海院士由此做出了从化工实践走向认识论的哲理科学家的独特贡献。李院士主张多模式并存,竞争协调是“能量最低路线”;兼容整体论与还原论是系统论的任务与特长;未来的重点在于发展系统论与复杂性科学。
李静海院士的观点对科学史及科学社会学具有积极的启示。肯定历史上不同科学模式的知识价值,理解其相互竞争与协调的积极意义;整体论与还原论体现了认识世界的宏尺度与微尺度模式,两者间有鸿沟,导致科学观与学科建构的认知混乱与操作失当,应该采用系统论体现的介尺度,消除这种混乱与失当;历史上存在波浪式双模式引航科学的轨迹,这一点可以进行理论说明;当前学科细分有弊病,不利于创造性工作开展,介尺度上的复杂性研究可以消除间隙。
最后,来自巴黎七大、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对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问和发表评论,并与报告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