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科技与社会(STS)研究中心讲座——万辅彬教授报告“中国对东盟合作背景下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5-09-30

  2015925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学术报告,题目为“中国对东盟合作背景下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若干问题的思考”。刘益东研究员主持了本次讲座。 

  报告聚焦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这一视角,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之间技术转移的组织形式、转移策略、所存在的问题,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大背景,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的动力机制、合作宗旨、合作原则、重点领域、主要方式,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的发展路径。 

  万辅彬教授首先论述了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态势,认为在当前“东险”、“西进”、“北联”的大背景下,积极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交流是国家的正确战略选择。而科技伙伴计划的提出是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新阶段,它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深入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先进适用技术的转移,带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创新区域一体化加快发展。报告人分析了当前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认为中国企业和东盟企业进行双向技术转移的需求虽然非常旺盛,但多数都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或渠道成本太高,如何高效地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是技术供需双方普遍关心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难题,便应组织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共同构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共享资源、协同工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利用政府资源,通过网上预对接、网下专业对接会、展览展示、技术培训等活动,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双向技术转移。对于未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的发展路径,报告人提出了如下建议:提供技术转移深层次配套服务;探索有针对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推进策略;建设畅通的技术转移信息服务渠道;挖掘有效的技术对接资源;储备优秀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推动中国—东盟之间跨区域创业和科技园合作。 

  万辅彬教授的报告为反思当前区域及国际间的技术转移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反响。报告结束后,在座的学者积极与报告人互动,并就技术转移过程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各参与者之间的责任分配、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STS中心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