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海判南天”石刻300周年暨中法康雍乾天文大地测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三亚顺利召开

2014-11-25

  20141114日至18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三亚市政府和法国巴黎天文台多家单位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精心筹备,“海判南天”石刻300周年暨中法康雍乾天文大地测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三亚顺利召开。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天涯海角风景区之“海判南天”石刻镌刻于康熙五十三年,是在法国传教士参与下,进行的全国性天文大地测量活动留下的纪念标志。今年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此次会议也被纳入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1115日,“海判南天”300周年雕塑墙揭幕仪式在天涯海角景区隆重举行,三亚副市长许振凌、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科教参赞彭德恺(Christopher Bont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希腊研究所研究员 Efthymios Nicholaidis和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致辞,法国巴黎天文台研究员Suzanne Débarbat、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前所长古克礼(Christopher Cullen)、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席印度庞遮普大学荣誉教授Rajesh Knochhar等受邀上台为“海判南天”300周年雕塑墙揭幕。揭幕仪式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海南新闻联播当晚播出了相关新闻;海南日报、三亚日报都以头版、头条和整幅版面报道了此次揭幕仪式的盛况;各大门户网站,包括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网易旅游频道和凤凰资讯等也给予了报道。 

 Laura Hostetler教授主会场报告,罗兴波博士拍摄 

  此次学术研讨会对探讨十八世纪中国的天文大地测量,探讨中西方的科学交流,探讨科学对于政治和文化的意义,不仅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共有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会议,他们来自中国、法国、美国、印度、比利时、荷兰、英国、希腊、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除上面提到的专家之外,还有国际科学史学会秘书长、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Catherine Jami,巴黎天文台天文学史研究室主任Michela Malpangotto,法兰西大学东方研究所研究员Jean-Claude Martzloff,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Laura Hostetler、比利士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专家Nicole Halsberghe等多位外国学者,以及来自中国的《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党委书记刘晓群,国际科学史学会前主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刘钝,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廖育群,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前副所长、研究员汪前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关增建、钮卫星教授、董煜宇博士,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石云里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韩昭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吴伯娅,北京天文馆馆长、《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研究员朱进,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暨名誉教授冯锦荣等。 

  会议围绕“海判南天”石刻的科学与文化意义考证;康、雍、乾三世的天文大地测量;十八世纪中西天文大地测量的比较与交流三个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共有5个大会报告,7个科学分会共计24个分会报告。会议日程安排紧凑、交流广泛热烈并具启发性,是一次高规格和富有成果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雕塑墙前部分与会学者合影 

  (宁晓玉撰文、王广超配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