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来所做学术报告

2014-10-28

  20141027日下午,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系列讲座第14讲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作了题为“天工开玉——近年考古对史前玉器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的学术报告。张柏春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的开场,演讲后的讨论环节由苏荣誉研究员组织。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专攻东亚考古学,重点研究玉石科学技术史。曾在法国、日本和中国内地参加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近20余年在香港、澳门和越南主持发掘了白芒、黑沙及长睛等玉石作坊遗址,积极运用旧石器研究方法探索古代玉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近10年来参与了国家重大学术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承担史前玉器科技的研究课题,有机会直接接触到各种史前玉器大量珍贵的资料。 

  邓聪教授首先阐述了自己对玉石技术与文化的理解。他认为,玉技术的结构,包括原料与工艺,而玉工艺可以概括为“破裂”和“摩擦”两个方面。玉器文化的成立条件有三点,一是玉器的象征性意义创造,二是玉器加工技术的开发,三是玉器原料特别是软玉矿源的存在。这三者相互补充,严格来说缺一不可,但事实上往往并非完全如此。之后,他着重从“玉器起源与象征主义关系”、“以柔克刚切割玉料的技术和轴承”与“旋转运动一孔之见”等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接着,列举了自己20余年来的众多工作,简要探讨了“玉器制作连锁动作的体系”。最后,以“玉器考古与科技研究反思”为题,提请与会学者共同讨论。 

  邓聪教授的报告资料详实、图片精美、讲述生动,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数十名与会者受益匪浅。 

  (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