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5日下午,“格致下午茶”(第十四期)活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职工之家举行。 在此次活动中,本所王彦雨助理研究院做了题为“建构论视域中的科学话语 ”的报告,来自清华大学的洪伟副教授对报告做了专业评论。
王彦雨主要介绍了西方科学建构论主要代表人物拉图尔(B. Latour)、谢廷娜(K. B. Knorr-Cetina) 、迈克尔·马尔凯(M. Mulkay)的建构论科学话语观,并通过案例对科学语言的特征、科学话语与科学实践的关系、不同类型科学话语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梳理。传统的科学话语分析模式如默顿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模式、科学计量学分析模式、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等强调科学话语与非科学话语(如文学话语等)之间的绝对二元区分,并强调科学话语与科学实践之间的真实复写关系。而谢廷娜、马尔凯等建构论者则认为科学话语与其它话语形式一样存在着修辞等语言艺术,同时科学话语也并非是对实验室实践的真实摹写,而是对后者进行了重新的剪辑和去与境化。
王彦雨以自动化领域中近期出版的一篇论文《基于2阶动力学模型的长悬末端位置误差补偿方法》为例对建构论科学话语观进行了检验。通过分析这篇论文初稿到终稿之间变化的内容、不变的内容及隐藏的内容,王彦雨认为建构论者过度强化了“修辞”在科学话语中的份量,而“强化”根源于建构论者的个人主义分析模式。他指出,对科学话语中的“修辞”的解释还应更多地涉及其公共性特征,并认为面对制度性的压力如同行评议,“修辞”在科学话语中的作用是逐渐弱化的;同时,他认为建构论将“修辞”视为是解构科学理性的工具(强调其负效应),但实际上“修辞”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基础,是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基本条件(强调其正效应),并构画了修辞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图。
清华大学副教授洪伟老师在评论中认为,话语分析是西方建构论的重要研究场点之一,王彦雨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西方科学话语建构论,以及反思科学话语的性质、科学话语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他所提出的”将科学话语视为是一个行动的过程”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科学话语本身的变化如何影响科学知识具体内容仍然需要进一步分析,科学话语的变化与科学研究者的研究经历及语言训练有很大的关系,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够说明科学话语变化与科学知识变动的相互形塑关系。
与会科研人员围绕报告和评论展开讨论。刘益东研究员认为科学话语建构论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场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而且王彦雨从“哪些是不变的”、 “哪些是变化的”以及“哪些是隐藏的”三个视角来审视科学文本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对于西方的STS研究,不仅要充分理解吸收,也应该采取一种“俯视”和批判的态度,原因在于目前的STS并没有担起应该承担的学术责任,在不少重大问题上缺乏应有的认识和深入研究,甚至面对一些重大问题束手无策,因此不应该拘泥于对西方理论的翻译与跟踪,而应抓住学术机会探索、开拓,另辟蹊径。高璐认为科学话语分析是建构论的代表性研究路径之一,但科学知识社会学在告诉了人们科学知识含有社会因素之后,还应该指出“下一步”工作如何展开。王彦雨在回应中指出,未来会进行更多的案例研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全面/详细的分析,同时承认当前STS研究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特别是STS的方法论创新能力逐渐弱化,而未来STS研究共同体需要在方法论创新、视角创新及对象扩展方面进行更为有效的工作。
“格致下午茶”是研究所为全体职工与研究生创造的交流平台,旨在促进沟通,增进了解,为大家打造轻松畅谈学术、自由讨论问题的空间。活动形式多样灵活,可以是自由讨论,或邀请知名学者分享研究心得,或读书会,或明确主题的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