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应科学史所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的邀请,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Cal Poly Pomona)的王作跃教授作了题为“留美华人科学家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张藜研究员主持,来自科学史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到场聆听交流,到场的还有《侨报》和中国新闻社的记者。
王作跃教授首先结合自身经验,介绍了关于中美跨国科技史研究的理论背景以及观念框架,指出跨国视角在近现代科技史研究中的作用。随后的报告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主要考察了1949年以后留美及回国的华人科学家(总数约5000人)在“文革”后期及“文革”结束后的中美科学交流和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经历和影响。在梳理与考察这个群体的历史后王作跃教授提出,留美华人科学家在中国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中国的科技政策和现代化的讨论、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他们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所起的作用,及在学术促进、技术贸易、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经历与活动等。他认为,留美华人科学家展现出一种现代性和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组合身份,这种身份既增强又限制了他们在中国的影响力。报告的最后,王作跃教授对留美华人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局限及未来可能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讨论。
现场气氛活跃,报告人和听众围绕报告的理论视角、研究框架、资料的利用和史实的解释等方面做了讨论。在一些问题上,还出现针锋相对的争论。整个报告持续两个小时。
(李卫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