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孙小淳率队赴泉州观测日环食

2012-05-23

   521日,由自然科学史所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组织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学生组成的观测小组,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村海边对日出时发生的日环食进行了观测。观测小组由5人组成,孙小淳带队,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灼副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黎耕博士和自然科学史所研究生吕传益和杨帆。

中国古代有“懿王元年天再旦”的记录,天文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日出时发生的较大食分的日食。日出天亮,因日食而天变暗,日食结束天再变亮,这就是所谓“天再旦”。国家授时中心刘次沅研究员曾于199739日在新疆地区对发生在日出时候的日全食进行过“天再旦”模拟观测,认为日出时的日食确实可以造成“天再旦”现象。懿王元年的“天再旦”日食记录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周懿王元年”的绝对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2012521日发生的日环食,在中国东南沿海可以看见。由于这次日环食食分达0.97,又发生在日出之时,所以这次观测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天再旦”的模拟观测。观测小组的此次日环食观测活动,记录了日出日食过程的天光强度变化以及主观感受。

519-20日,观测小组进行了选址工作,最后选定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村海湾作为观测点。20日,观测小组还参观了苏颂故里——厦门市同安区所展示的11复原水运仪象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惠安县崇武古城遗址。 

 

观测小组成员在观测点合影 (黎耕 摄)

 

日食景象 (孙小淳 摄)

 

 

(吕传益 杨帆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