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2017年11月:《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中英文对照本)简介

2018-07-0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烈研究员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Dirk Forschner博士合作完成《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德国蒸汽机车的制造及其在中国的运营(1892—1985German Steam Locomotives in China: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German steam locomotives in China from 1892 until 1985》(中英文对照本)(以下简称“《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一书,201711月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中国铁路一度被称作“机车万国博览会”,名目繁多的数千多台机车南来北往,曾经是技术史上一个长达百年的动态奇观,颇受全世界研究者与爱好者的关注。机车即火车头,是一种高度复杂、耗能最少的陆地运输工具(按每吨公里消耗燃料量),也是铁路最为关键的设备。中国走完从购买,到会用、会修,直至能够完整地造出机车的历程,花费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和难以计数的钱财,远远超过法国、德国、美国与日本等国的情况。在这百年期间,同一型机车可能由多国制造,同一家制造商销往中国又往往不止一种车型,品牌、型号、标准和操作规程等纷乱杂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维护修理、技术改造与更新换代,更是家常便饭,而留存下来的记录资料又残缺不全。这些因素致使铁路机车史的专门研究“门槛”较高,不少问题尚待澄清。

  201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开展 “德国技术向中国的转移 (Making Technology Appropriate: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Germany to China, 1860s-1980s)”的合作研究,蒸汽机车及蒸汽技术转移史成为其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中英文对照本)一书,由前言、资料来源与文献综述、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的用户、德国的机车制造企业、德国为中国制造的机车清单、机车概要、适应中国需求的机车改造、中文文献里的德国机车、照片和图纸、实物遗存的考察记录、参考文献与图片来源、缩略语、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英文版)共13部分组成。相比于国内外同类专著,该书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引入了“适用技术”的观念和分析方法。一般来说,技术转移的双方处于不同的技术梯度场,不同技术被用于解决相同的问题,或者相同的技术产生不同的使用结果,由此产生了适于转移(或接受)的技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书中解读了很多德国机车在中国发生了“适应性改变”的技术细节。例如,为适应多标准而在为中国的机车加装亨氏车钩(Henricot Coupler);德国工厂根据运行线路的供水水质调整锅炉的设计参数;用新式的电力头灯取代老式油灯;货运机车改作客运;去除客车的供暖操作;用简易或国产配件取代原产零部件;司机左侧或右侧驾驶等规程的变更等等。基于这些差异性细节的分析,使得原先单纯的“引进”技术,转而成为复杂而生动的“适用”技术,改变了以往技术转移由此及彼的“线性”描述。

  其次,展示了大量的照片、图纸和表格。受益于国外档案馆、图书馆、机构与私人博物馆深厚的积累和友好的开放性,不少珍贵的资料在该书得以披露,弥补了当前史料的不足。研究者首次澄清了德国蒸汽机车中国转移的规模——“14家公司向中国交付了568台机车”,几乎遍及从东北到海南,从上海到西南的各大干线与工矿铁路;首次系统考证了运营这些机车的中方机构的中西文名称、线路与站点的名称;直观展示了多种集成技术、适用技术的内容及其特点。其中的一些照片,或源于当年制造厂的存档,或来自于20世纪上半叶福麦斯特等来华调查者妥善保存的资料,或取材于Forschner与孙烈近年来实地考察的记录,它们有时相互印证、彼此补充,使得分析机车从出厂到运营之间存在的差异、探讨技术改造的细节变化,成为可能的研究路径。此外,这本“技术性”稍显突出的铁路史专著,有意保留了同蒲铁路的修建、二战爆发导致克虏伯机车易手印度等轶事,增强了可读性。

  第三,该书是中英文对照本,而不是英译本。实际上,书中内容并不存在单独发行的英文本或中文版。2013年研究成果尚在酝酿之时,Forschner与孙烈共同确定,将来撰写的书稿应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以方便中外读者的阅读与研究所需。考虑到读者群主要来自于中国,该书最终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几年来,撰写(主要由Forschner完成)、汉译(主要由孙烈完成)、编辑与出版的过程不无艰辛,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中国铁道出版社自始至终给予最大的支持。

  《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中英文对照本)一书的出版,可以看作是一部不乏细节的“德国+中国”的蒸汽机车“图文”简史。读者或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重要的问题,而且能够简要作答。譬如,为何詹天佑等人已能自行铺设铁轨,而适合山道的“马莱”型机车在随后的数十年却要反复引进并延用至1970年代?因为此类新型机车非常契合京张铁路的需求,而高性能机车的设计、生产、使用与体系化的成功,归根到底源于所在国强大的经济社会需求与雄厚的科技综合实力。中国机车从无到有、由零至整、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凸显了点滴汇聚的集成技术、不断尝试的适用技术的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