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2018年2月:《金汁:中国传统肥料知识与技术实践研究(10-19世纪)》简介

2018-06-28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杜新豪副研究员新著《金汁:中国传统肥料知识与技术实践研究(10-19世纪)》(以下简称“《金汁》”)一书, 20182月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英国爱丁堡大学白馥兰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分别作序。

  《金汁》一书,共计22万余字,230页,分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内容,正文由七章构成。全书从施肥原理阐述、肥料收集、施肥器具、肥料制作、肥料技术的传播以及施肥技术六个方面,勾勒出一幅宋代以降中国传统施肥技术发展和演变的完整图像,同时书中还附录了明代农书中所载主要作物之施肥方法以及中国古代肥料史年表,以供读者查阅。

  《金汁》作为一部肥料技术史专著,具有以下几个创新之处:首先,本书尝试把历史上的农业技术分为两部分,即士人/学者的技术与农民在实践中使用的技术,厘清其不同之处,这在科学史与经济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本研究将宋元明清的肥料技术史视作一个整体,避免了前人在既往的研究中将其分为宋元与明清两个阶段的做法,这样,就可以使得对某些肥料技术的成长史有了更完整的追踪。再次,本研究将技术视作一个过程,从过程论的角度来审视肥料技术的历史,突破了以往在肥料史中只关心肥料的制作和使用的藩篱,把肥料理论与思想、肥料的收集以及施肥的农具等都纳入到其中,扩大了肥料技术史的研究范围。此外,本书还有其他一些创新点,比如对施肥理论的研究,没有落入赞扬其生态性或将其与西方现代科学类似的观点的附和的窠臼中,而是从当时的情景出发,用当时的思想论来还原肥料思想史;并对国际汉学界及加州学派流行的“明清时代追肥技术使用广泛并引发了一场农业革命”的观点进行了商榷与反思,从时人对追肥的看法、追肥使用的阶级性以及农书与农史的区别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另外,第一次注意到士人传播的农学知识中隐含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并关注了这两种技术在肥料技术传播效果上的差异。

  《金汁》一书没有就肥料而论肥料,而是将肥料与宋代以来的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士人流动,乃至医药学和炼丹术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使读者能够从更宽广的背景理解中国的肥料技术史。本书的主线是探寻士人农学与农民农学在传统时代的肥料发展史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作者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知识群”之间的比较,并不是像前人所认为的那样二者的差别仅体现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简单的二分法中。农民农学也并不能被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所提出的实践知识的轮廓——“米提斯”或吉尔兹(Clifford Geertz)的地方性知识的概念所能尽数囊括的,尽管他们的理论很适于阐释现代科学农业背景下的科学家和农民的关系。在该书中,作者将美国人类学家Robert Redfield提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从社会学引入到科技史的研究中,认为大、小传统概念在技术史中的应用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好区分士人和农民这两个群体在农业发展中各自所起的作用,更好地还原真实的技术发展图像,还能让我们在思考工匠/农民/庶民与学者/官员/精英的关系时能抛弃显性知识/隐性知识、通用知识/地方知识、精英思想/庶民思想这样的简单二分法,为不同人群知识、思想的比较提供更为复杂精确的视角。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