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2017年6月:《内蒙古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简介

2017-09-3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关晓武研究员和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内蒙古大学任玉凤教授主编的《内蒙古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一书,20176月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下,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系关晓武研究员、张柏春研究员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丛书》6卷本中之一卷。 

  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该地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有49个民族居住,是一个富有浓厚民族地域特色的地区,历史上在游牧技术、天文历法、传统工艺、蒙医、民俗和艺术等方面都曾取得过突出成就。在这片地域上生活的民族,曾发明或使用过很多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制造出了诸多精致实用的手工技艺产品,如蒙古包、蒙古靴、蒙古首饰、蒙古族服饰、蒙古刀、马头琴、马鞍具等。 

  《内蒙古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一书,共722节,集成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相关人员多年的研究成果,涉及该地区衣食住行、器用、艺术、狩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们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方面,开展了不少具体工作,探究和梳理了罟罟冠、蒙古袍和蒙古族服饰,绣花艺术、皮革图案和搏克坎肩,奶制品、马奶酒和酒具,蒙古包、地毯和勒勒车,马鞍具和弓箭,马头琴和火不思,银器、鼻烟壶和脑阁等,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的演变、现状、工艺特点和社会功能。 

  《内蒙古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一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创新。该书采用多重证据、多学科综合研究法,使用文字、图片、影像和动画等手段,对这些制作技艺(包括材料、工具、技能等)做了记录整理,运用一些现代科技技术方法分析它们的工艺特点和性能,并探讨了这些技艺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当下和未来人们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与应用前景。 

  《内蒙古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一书,涉及了内蒙古地区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用、艺术、狩猎及战争等多个方面,为认识内蒙古地区的传统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案例,为这些传统技艺项目的保护、抢救、综合研究和开发利用等打下了基础。 

  《中国文化遗产丛书》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关晓武研究员、张柏春研究员主编的一套有关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的著作,华觉明研究员作序。其目的在于促进地方性或专题性的传统工艺调查研究,并阐释其多元属性与价值内涵。该丛书的出版,填补了某些空白,有助于推动科技史、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技术传播和现代科技手段等在传统工艺研究领域的综合应用,并为传统工艺价值的提升和相关知识的传播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