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2017年6月:《黔桂衣食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简介

2017-09-3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劲松副研究员、赵翰生副研究员撰写的《黔桂衣食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一书,20176月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下,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系关晓武研究员、张柏春研究员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丛书》6卷本中之一卷。 

  温饱之于人类,实属关乎生存的首要之事。与之密切关联的技能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生存能力。温饱之功的不断提升映射出衣食技艺的演进历程,也推进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因此,衣食技艺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衣食的传统技艺与技艺传统,甚至摆脱了狭隘的类似英雄主义的创造发明,成为带有明显地域(亦或区域)特质的群体性的文化现象。 

  《黔桂衣食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一书,分上、下两篇,728节,附参考文献和后记。其中上篇《衣部》,以贵州、广西地区苗族、侗族、白裤瑶等少数民族的织、染、绣技艺为重点,探究了苗族织染绣技艺、侗族织染绣技艺和白裤瑶织染绣技艺。下篇《食部》,以较重要的油、盐、酱、醋、茶、酒为主要内容,另附较有特色的豆腐,探究和梳理了当地食用植物油脂制作技艺,酱、醋和豆腐制作技艺,制茶技艺,酿酒技艺等,并由此引申出相关文化传统的阐释。 

  《黔桂衣食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一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创新,在秉承传统科技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极为重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该书既重视从“正史”之外搜集史料,把握相关文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重视田野调查方法,置身于传统技艺所产生的具体的自然和人文场景之中,切身感受当地的风俗民情,了解传统社会生活中种种复杂的关系,获得新的究样本和新材料,最终实现从历史场景中研究、复原和再现传统技艺。“田野现场”的“现在”是历史的延续状态,透过“现在”去发掘“历史”,所还原的早期图景更加趋近于真实。 

  《中国文化遗产丛书》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关晓武研究员、张柏春研究员主编的一套有关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的著作,华觉明研究员作序。其目的在于促进地方性或专题性的传统工艺调查研究,并阐释其多元属性与价值内涵。该丛书的出版,填补了某些空白,有助于推动科技史、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技术传播和现代科技手段等在传统工艺研究领域的综合应用,并为传统工艺价值的提升和相关知识的传播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