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预告

5月16日10:00西方科技史研究室学术报告——科技哲学与科技史讲座系列:中医学的认知模式及演化特征

2017-05-12

  报 告 人:马晓彤 副研究员  

  时    间:2017年5月16日(星期二)10:00-11:30   

  地    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职工之家(201会议室)

  报告要点:  

  ?       中医学不是经验性的知识碎片,而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中国哲学为其提供了认识论框架。  

  ?       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之初,认知模式多样化,包括整体论、还原论、系统论,近似对应儒家、墨家、道家。  

  ?       有三个变化节点:先秦多元化高峰(黄帝内经),理学整体论高峰(金元四大家),实学转型(李时珍、吴又可、王清任)。  

  ?       面对西医冲击,中医出现分化,形成传统派、西化派、系统派。  

  ?       报告人结合当下语境,提出“信息本体论”、“整体生成论”与“综合体验论”,分别说明中医学的认识视角、认识对象与认识方法。  

  演讲人简介:  

  马晓彤(1961-),男,副研究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所科教处长。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 通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本科), 1988年毕业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微生物免疫学专业(硕士), 200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 理论专业(博士)。从事过临床微生物免疫学检测,基础微生物免疫学研究,经络研究,科学哲学与复杂性科学研究和中医理论研究。  

  目前研究方向为经络机制、中医认知模式和中医现代化战略。主持973课题“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课题“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课题“中医方法论的内涵发掘及其系统化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探索课题“基于信息化实证的个体化诊疗方法研究”等项目。在长期中医发展方向的探索中,从科学实践哲学、复杂性科学和信息医学三个层面,以及传播、科学、技术、产业、政策五个视角提出综合的中医现代化策略及其源自中医学的系统理论“节奏论”。  

  代表性论文:  

  (1)《中医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增刊)  

  (2)《现代中医学雏议》(科技导报,2002年2期)  

  (3)《经络脏腑相关联系的定位、定性与定量研究》(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1期)  

  (4)《融合整体论与还原论的构想》(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2期)  

  (5)《中国古代有科学吗?》(科学学研究2006年6期)  

  (6)《中医是科学吗?》(医学与哲学,2007年1期)  

  (7)《内经所涉经络概念间的联系解读》(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4期)  

  (8)《中医理论集成创新机制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年6期)  

  (9)《中医理论的观念与方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增刊)  

  代表性著作:  

  (1)《经络:生命信息之网》(深圳海天出版社,2016年)  

  (2)《黄帝内经:整体论科学的范本》(深圳海天出版社,将于2017年底出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