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杜新豪 |
---|---|
刊物名称: | 中国农史 |
联系作者: | 杜新豪 |
发表年度: | 2023-10-28 |
卷: | 42 |
期: | 05 |
摘要: | 明代中后期,山东的稻作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小清河流域与大运河沿岸,中部的鲁中地区与沂沭河、潍河流域以及东部的沿海滩涂区。该地水、旱稻皆有一定的种植比例,除原有稻作区外,新增水稻种植区大多是在南方技术的帮助下开垦与种莳的,旱稻技术则是在当地发展起来的,且在滨海斥卤地种植技术上有所突破。北人不习食稻,多将其投入粮食市场,而彼时江南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缺乏稻米,商人在往来山东沿海地区贩运大豆等农产品之时,将该地所产稻米一并带入江南市场。故而在余象斗编纂给商人使用的日用类书中,山东沿海的胶州与日照被列入全国性稻米市场的最北端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