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 毅
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现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并兼职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招收科学史专业和科技战略专业的研究生。 对科学史主要兴趣在于中国近代生命科学史,通过分析科学家个例和科学研究个例,探寻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有普遍意义的规律。通过分析和比较中外科技体系和管理方法,探索中国科学发展有益的线索。 发表过有关科学文化和科学史的文章。其中多数(或者说几乎都)是从一般科学家角度讲一些故事。要成为科学史研究,还有待于和有兴趣的研究生一道共同更加深入探讨。敢于探讨研究科学史的原因一个是中国生命科学史研究不多,二是虽然还在科学研究有积极研究时同时探讨科科学史有几种局限,但是也可能有另外通常做科学史的不一定有的视角。所有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探索。其它和科学文化有关的活动包括:99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二十一世纪》杂志编委。另兼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SIAS)副主任,该中心在学科交叉有活动,包括科学史的学术交流。 主要实验研究领域在于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控制肿瘤转移的应用。论文发表于 《自然》、《科学》和《细胞》等杂志。任五个国际刊物的编委(美国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神经科学杂志》、日本的Neuroscience Research 《神经科学研究》、瑞士出版香港科技大学主编的NeuroSignals《神经信号》、荷兰出版美国主编的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发育脑研究》、英国的生命科学网络评论刊物Faculty of 1000 《千位教授》、中国的《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为三十多种国际杂志审稿、经常正式应邀为学术机构演讲(包括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多个校区、日本东京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主持过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支持的国际会议。在美国给研究生讲的课包括分子发育生物学、发育神经生物学、细胞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已经毕业三位博士、二位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给研究生讲课主要是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神经生物学。为美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十个机构评审过研究基金和教授晋升。曾同时评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研究计划,对中国和国际的机制和质量有直接的比较。1999年参与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参与其教学、协助体制改革和质量评审。 科学文化和科学史文章(部分) 饶毅(1996).纪念世界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冯德培.《二十一世纪》1996年4月号,102-107页. 饶毅 (1996). 《中国生理学杂志》-一个优秀的研究期刊.《二十一世纪》1996年12月号,103页. 饶毅 (1996).果蝇研究对发育生物机制的启示.《二十一世纪》1996年6月号总第35期98-99页). 饶毅 (1996).居里夫人:光荣背后的辛酸.《二十一世纪》1996年8月号总第36期106-109页). 饶毅 (1998).寻求新颖、幸福感与基因.《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总第45期70-74页). 饶毅 (1999).慕拉德:巅峰与谷底之间.《二十一世纪》1999年6月号总第53期72页). 饶毅(1999).邹冈:在艰难中作出杰出研究的科学家.《华夏文摘》1999年3月19日. 饶毅(1999).神经科学:脑研究的综合学科.《二十一世纪》1999年4月号,101-108页. 饶毅(2001).几被遗忘的中国生命科学之父:林可胜.《世纪中国》2001年第一期. 饶毅(2001).沙皇罗曼洛夫家族命运的分子生物学结论.《南方周末》. 饶毅 (2002) 中国科学的发展和挑战──以生命科学论文在国际期刊上的发表为例.《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月号,83-93页. 饶毅 (2002) 令人钦佩的、直率而客观的中国科学家(邹承鲁-郝柏林).《南方周末》. 饶毅 (2002) 学习记忆的研究和华裔科学家的一些贡献.《南方周末》. 饶毅 (2003)中国在重要科学领域缺席所反映的科技体制和文化问题――2002年诺贝尔奖引起的思考.《南方周末》. 饶毅 (2003) 三位有趣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饶毅 (2003) 科学环境:一个诞生了DNA模型和12个诺贝尔奖的实验室.《南方周末》. 饶毅 (2003) 居里一家与法国科学院。《南方周末》. 生命科学论文(部分) Rao Y, Wong K, Ward M, Jurgensen C, and Wu JY (2002). Neuronal migration and molecular conservation with leukocyte chemotaxis. Genes and Development 16:2973-2984. Wong K, Ren X-R, Huang Y-Z, Xie Y, Liu G, Saito H, Tang H, Wen L, Brady-Kalnay SM, Mei L, Wu JY, Xiong W-C, and Rao Y (2001). Signal Transduction in Neuronal Migration: Roles of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 and the Small GTPase Cdc42 in the Slit-Robo Pathway. Cell 107:209-221. Wu JY, Feng L, Park H-T, Havlioglu N, Wen L, Tang H, Bacon KB, Jiang Z, Zhang X-C, and Rao Y (2001). Slit, a molecule known to guide axon projection and neuronal migration, inhibits leukocyte chemotaxis induced by chemotactic factors. Nature 410:948-952. Wu W, Wong K, Chen JH, Jiang ZH, Dupuis S, Wu JY, and Rao Y (1999). Directional guidance of neuronal migration in the olfactory system by the protein Slit. Nature (article) 400:331-336. Li HS, Chen JH, Wu W, Fagaly T, Yuan WL, Zhou L, Dupuis S, Jiang Z, Nash W, Gick C, Ornitz D, Wu JY, and Rao Y (1999). Vertebrate Slit, a secreted ligand for the transmembrane protein Roundabout, is a repellent for olfactory bulb axons. Cell 96, 807-818. Li HS, Tierney C, Wen L, Wu JY and Rao Y (1997). A single morphogenetic field gives rise to two retina primordi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chordal mesoderm. Development 124:603-615. Wu JY, Wen L, Zhang, WJ and Rao Y (1996). The secreted product of Xenopus gene lunatic fringe, a vertebrate signaling molecule. Science 273:355-358. Rao Y, Jan LY, and Jan YN (1990). Similarity of the product of the Drosophila neurogenic gene big brain to transmembrane channel proteins. Nature 345:163-167. 网上文章 中国在重要科学领域缺席所反映的科技体制和文化问题 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奖所想到的 寻求新颖、幸福感与基因 神经科学:脑研究的综合学科 几被遗忘的中国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生命科学之父: 林可胜 控制体重的基因和治疗肥胖的可能 邹冈:在艰难中作出杰出研究的科学家 令人钦佩的、直率而客观的中国科学家 基因疗法概况 纪念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冯德培 三位有趣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生理学与医学发展侧影 细胞分裂的分子原理——一个值诺贝尔奖的科学领域 分析古老DNA的困难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 收入多的产品就不会损害经济发展和社会健康吗? 不要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无限的无益的营养保健品中去 两院院士评科技新闻的做法值得商榷 智力的欣赏和激励——美国科学院第十届“科学前沿讨论会” 简介 居里夫人:光荣背后的辛酸 居里夫人只重事业不重家庭吗 二十一项值得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工作及科学家 两院院士评科技新闻的做法值得商榷 科学环境:一个诞生了DNA模型和12个诺贝尔奖的实验室 居里一家与法国科学院 爱母的化学基础之一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学习记忆的研究和华裔科学家的一些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