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田淼
专家类别:研究员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年7月至1989年9月 天津冶金专科学校,任助教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史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年7月至1994年9月 天津师范专科学校,任讲师
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7年7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人员
2010年晋升研究员;2020年晋升二级研究员
2010年5月至今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7月至今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西方科技史研究室主任
国际交流与合作
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 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后,德国国际学术交流中心(DAAD)基金资助
2001年7月---2006年7月 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小组的研究工作
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 巴黎第七大学访问学者(法国科研部资助)
2003年4月至7月 德国爱尔兰根大学汉学系德国国际学术交流中心IQN项目客座教授
2003年8月至2003年11月 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德方支持)
2004年10月—2005年3月 英国李约瑟研究所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Fellow,从事访问研究
2001年7月---2006年7月 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德国马普协会合作小组的研究工作
2009年2—8月 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Senior Fellow,合作承担TOPI0264研究项目
2012年12月—2013年1月 德国海德堡大学亚欧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2018年9—10月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访问学者,从事SAW项目的合作研究
学术兼职
-
欧洲科学基金会评审
-
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太平洋圈委员会委员
-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系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
-
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数学会理事(2017-2019年)
-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
-
《自然科学史研究》编委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科技史卷 编委
主要科研项目
-
“科技革命与意大利现代化”研究及“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国科学院“十二五”规划优秀重大突破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高端学术成果出版工程”特优项目。
-
中欧数学、力学和机械的交流史研究及比较研究:与林力娜(Karine Chemla)教授合作组织编写研究文集(Algebra in Pre-modern Era);与中德合作者合作,将《远西奇器图说录最》翻译成英文,并进行校释。
-
耶稣会科学家在欧洲与中国的科学实践比较研究:与Rivka Feldhay教授合作组织编写研究文集(Chinese and Jesuits Savants: the Old and New Sciences)。
-
中国古代科技名词编研:主持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的“中国古代科技名词”编研项目。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科学技术史卷的词条撰写:组织撰写“中外科技交流”分支的词条和审稿。
-
中国数学的西化:主要研究17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
学术著作
-
田淼,方一兵,陈悦,李昂,马可·切卡莱利.科技革命与意大利现代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
-
张柏春,田淼,张久春.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
-
张柏春,田淼,马深孟(Matthias Schemmel),雷恩(Juergen Renn),戴培德(Peter Damerow)等.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田淼.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2005.
-
郭书春,田淼,邹大海.成就卓著的中国数学.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
学术论文
外文论文
-
Tian Miao. Jiegenfang, Tianyuan, and Daishu: Algebra in Qing China. Historia Scientiarum, Vol. 9-1(1999): 101-119.
-
Tian Miao. Education of Mathematics of Traditional Academies in Late Qing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Education Using Chinese characters (ed. Kobayashi Tatsuhiko, Ogawa Tsukane, Sato Ken’ichi, and Jochi Shigeru), Maeba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ty, 2001: 251-269.
-
Tian Miao. The Westrnization of Chinese Mathematics- A Cas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uoji Method, EASTM, Vol.20 (2003): 45-72.
-
Tian Miao. The Transmission of European Mathematics in the Kangxi Reign (1662-1722)—Looking at the International Role China could play from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China’s New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allenges and Expect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Heinz-Dieter Assmann, Karin Moser v. Filseck ed.) , Peter Lang, 2005: 217-234.
-
Tian Miao. Mechanical Knowledge in Ancient Chinese Cosmology, in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Chinese Mechanical Knowledge and the Jesuit Intervention (Zhang Baichun, Juergen Renn eds.), Preprint 313, Berli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2006. 37-48.
-
Tian Miao. Mechanical Knowledge in the Jiuzhang Suanshu, ibid., 55-74.
-
Zhang Baichun, Tian Miao. Wang Zheng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Mechanical Knowledge to China. Ibid., 75-88.
-
Miao Tian, Baichun Zhang.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on Levers in Ancient China. in: Hong-Sen Yan and M. Ceccarell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st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2008, Springer, 2008: 251-268.
-
Zhang Baichun, Tian Miao. Johannes Schreck und Wang Zheng. The Genius of Archimedes-23 Centuries of Influence o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idelberg: Springer, 2010: 189-205.
-
Tian Miao. A Formal System of the Gougu Method: A study on LI Rui’s Detailed Outline of Mathematical Procedures for the Right-Angled Triangle.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Proof in Ancient Tradi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552-573.
-
Guo Shuchun, Tian Miao. A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1. Heidelberg: Springer, 2014: 203-288.
-
Zhang Baichun, Tian Miao. Johannes Schreck und Wang Zheng, die Uebertrag westlicher mechanischer Kenntnisse nach China, in: Claudia von Collani, Erich Zettl. Johannes Schreck-Terrentius SJ, Wissenschaftler und China-Missionar (1576-1630), Franz Steiner Verlag, 2016: 183-198.
-
Tian Miao.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Mathematic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 1. No. 2. 2017: 18-70.
-
Zhang Baichun, Tian Miao. Joseph Needham’s Research on Chinese Machines in the Cross-Cultural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Vol.60, No.2, 2019: 616-624.
-
Tian Miao. Pan Chengbiao, Zhang Mingyao (Traslators)’s Suanshu Tansuo. Gauss-Gesellschaft E. v. Goettingen Mitteilungen. Nr. 51 (2014): 133-134.
中文论文
-
田淼. 清末数学家与数学教育家刘彝程. 李迪主编. 数学史研究文集, 第3集,1992: 117-122
-
田淼. 刘彝程垛积术研究. 李迪主编. 数学史研究文集,第5集,1994.
-
田淼. 清末数学教育对中国数学职业化的影响.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8, 2: 119-128.
-
田淼. 四元玉鉴后序研究. 第三届少数民族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云南科学出版社,1998: 129-133.
-
田淼. 清末数学教师的构成特点. 中国科技史料, 第19卷(1998), 第4期: 19-24.
-
田淼. 四元玉鉴的清代版本及假令四草的校勘研究. 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18卷 (1999), 第1期: 36-47.
-
田淼. 清末留学活动对中国数学现代化的影响. 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 深圳: 236-239.
-
田淼. 考数根法导读. 李迪主编. 中国传统数学名著导读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
田淼. 求一术通解导读. 李迪主编. 中国传统数学名著导读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
田淼. 陈省身采访录. 中国科技史料, 第21卷, 第2期 (2000): 117-127.
-
张柏春,田淼,刘蔷.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与《新制诸器图说》版本之流变.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7卷(2006年)第2期:115-136.
-
张柏春, 田淼. 中国古代机械和器物的图像表达.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3期: 81-97.
-
田淼, 张柏春. 薛凤祚对《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所述力学知识的重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8卷(2006年)第6期: 1-8.
-
田淼, 张柏春. 梅文鼎《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注之研究.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27卷(2006年)第4期: 330-339.
-
田淼,张柏春. 王徵——欧洲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传播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 第6期,2007.
-
田淼, 张柏春. 《大禹治水图》所反映的技术和力学知识. 技术发发展与文化遗产.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38-45.
-
田淼, 郭金海. 中国大数进位法之历史. 中国科技术语,2013年,第1期: 24-25(光明日报摘发).
-
尹晓冬, 田淼. 玻尔与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重大科技创新案例,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1-12.
论著章节
-
郭书春,田淼,邹大海. 成就卓著的中国数学,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
-
李兆华.中国数学史·清末卷》(参与写作,两节:清末数学教育综述,刘彝程与求志书院,两万余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郭书春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75-677; 767-768. 撰写“清中叶数学概述”和“刘彝程及其数学著作”. 2012年该书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一等奖.
-
Bai Chunli. The translation of the Elements. China’s Creations and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18.
-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总论,科学出版社,53-55. 撰写“中国学科知识体系的转变”和“创新密集期案例”.
学术研讨会报告(部分)
-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Mathematics, Cas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Duoji method in 19th century. 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学术讨论会,1998,柏林。
-
Algebra knowledge in Qing China,数学与传播国际数学研讨会,大会报告,1998,武汉。
-
同文馆算学副教习贵荣,第四届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1998,南宁
-
The transmission of Calculus in 19th century China, 法国科研中心邀请报告,2001年1月9日,PARIS。
-
The Reception of Western Mathematical Symbols in 19th Century China, 爱尔兰根大学邀请报告,2001年1月22日,ERLANGEN。
-
The Nine Chapters of Mathematical Procedure, 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2002年5月。
-
Adoption and Rejection, Study on Li Rui’s Gougu Suanshu Xichao. Seminar on History of Proof. 2002, 巴黎。
-
Algebra in China, 爱尔兰根大学报告,2003年5月,Erlangen University。
-
明末清初的勾股术研究,秦九韶数学研讨会宣读。2004,浙江湖州。
-
汪莱方程论研究来源再探,第十一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2004,哈尔滨。
-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of motion in ancient Chinese Cosmology, 第二十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2005,北京。
-
Qing scholars’ approach 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astronomy: the cases of Qian Daxin, Li Rui and Ruan Yuan”,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exploratory Workshop: Sciences in Asia: representations and historiography, 17th to 20th centuries”, 2005,剑桥。
-
The Chinese mathematicians’ historiography of algebra, 国际代数学史讨论会(会议组织者),2011年8月,北京,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Music and mathematics in ancient China,“Former Times, Present Reflections”学术研讨会,2012年,德国科隆艺术学院。
-
The cross-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mathematics: Euclid’s Elements in China,布拉格蒋氏基金会研究中心邀请报告,2012年,捷克布拉格。
-
Euclid’s Elements in China from the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empleton International Workshop,The Inter-cultural and the Intra-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Scientific Exchanges in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century East Asia,2013年5月24-24日,韩国首尔。
-
Evidential scholarship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European mathematics to China,欧洲与中国研究中心,2013年7月,德国海德堡。
-
The Proofs of Pythagoras’ Theorem in 17-18th Century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tandards of Valid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13年10月3-6日,德国海德堡欧洲与中国研究中心。
-
The transmission of Galileo’s mechanical theories in China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2014年9月,第5届欧洲科学史学会年会;组织“Trans-cultural and trans-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exchan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in 17th and 18th century”专题讨论,2014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
-
Machines in ancient China: utility and threaten,国际机器与机构学历史研讨会,2015年,俄罗斯圣彼德堡技术大学。
-
Indefinite problems in ancient China, 清华国际数学研讨会,2016年3月15日,中国三亚。
-
Model-te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chines in ancient China,国际机器与机械学历史研讨会, 2016年5月,墨西哥Querétaro。
-
Li Rui, Ruan Yuan and Qian Daxin, key figures in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mathematics in 19th century China, 2016年1月,欧盟项目SAW研讨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
Sources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n mathematics in 19th century China, 2016年6月,欧盟项目SAW研讨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
Historical study on mathematic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athematical practices in 19th century China, 2016年10月, 欧盟项目SAW研讨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
From “Western knowledge to “New knowledge”, 第6届欧洲科学史学会年会,2016年9月,捷克布拉。
-
The Rite Controversy in China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European mathematical science to China, Conference on World History at the Cross-Roads of the Pacific,2017年1月,美国夏威夷大学。
-
The meeting of two traditions: algebra in 19th century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Global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年5月,北京,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An approach t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ource materials in 17th and 18th century and China, 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2017年7月,巴西里约。
-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 The 1st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l Academ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2019年9月,希腊雅典。
文献
-
校点《四元玉鉴》. 传世藏书,1997。
-
参加了《李俨钱宝琮科学技术史全集》的编辑校订工作,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译文
-
谢和耐. 龙华民与莱布尼茨论‘理. 李文潮,波塞尔主编. 莱布尼茨国际会议论文集,2001.
-
林力娜. 数学与注释:九章算术注研究. 法国汉学,第七辑.
-
詹嘉玲. 是在中国的欧洲科学还是西学. 法国汉学,第七辑.
-
詹嘉玲. 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数学教育. 法国汉学,第八辑.
科普
-
希尔伯特;哥德尔;冯·诺依曼. 张钟静主编. 二十世纪二十名家丛书·科学家,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
不定方程; 天元术与四元术; 大衍术等十一条. 宋正海主编. 话说中国古代科技史,2000.
研究生教育
-
独立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和三名博士研究生,与郭书春先生合作指导两名博士研究生,与Karine Chemla教授合作指导一名博士研究生。其中,5名已经毕业。
-
邀请十余位科技史资深专家为青年学者和研究生讲授科技史治学经历和研究方法,并将演讲记录整理成文,结为《自然科学史研究》的“科技史治学之道”专辑(2013年第3期)。
|